我收藏有一张地契,是我祖父的遗墨,这张地契还牵涉到民国时期的一桩悬案。
悬案中的主人公叫程晓东,我祖父的叔父,人称“程小老爷”,是程老屋走出的最显赫人物。“程小老爷”毕业于黄埔军校,曾任“国民政府参事”等职,后告老回乡,在桐城、怀宁两县一带叱咤风云。从本村80岁以上老人的口中,流传出很多他的轶事,既有威严、睿智、通达的“范儿”,又有民国味的潇洒与不羁。“程小老爷”的修养、味道、气场、架势,让后人追慕不已。
上世纪初,乡村民事纠纷除正式诉讼之外,调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而德高望重的“程小老爷”无疑有更大的话语权。他在涉及租佃、典卖、婚约、继承等乡邻纠纷时,秉公调解、仗义执言,深得当地百姓爱戴,同时也得罪了不少权贵。“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程小老爷”最终被当地豪强所害,尸骨无踪。我祖父四方寻觅,铁鞋踏破。他的执着感动了一位放牛人,在这位知情人的指点下,我祖父在邻县某河滩上起得白骨一具,凭口中金牙,认定是自己失踪已久的叔父。据传,“程小老爷”是以调解纠纷为由,被一顶软轿接走,谁知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程小老爷”被害后,家道败落,他的妻子程严氏只得将桐城罗家岭的一处店铺先典后卖,地契是我祖父亲笔所书:“程严氏情因先夫晓东尸骨在外,丧葬费及搬运棺柩之资无从措出,于民国三十四年冬月……与侄学铭商议,愿将夫手续置桐邑罗家岭镇中街吴春和字号,通前至后地基昔年业已典过……凭中立契出杜卖与原典人……恐后无凭,立此杜卖地基契永远大发存照……执笔人:程学铭。”地契中涉及到的“凭中”含邓寿全、吴汉佐、程澳生等共有13人,均是当时的乡贤。写这纸地契时,我祖父33岁,年轻的他背负了太多的家族苦难。
“程小老爷”生前育有一女,早已远嫁他乡。此店铺典卖后,他的遗孀独居几年也郁郁而终。“程小老爷”遗骸回归故土后,安葬于村后的虎形山下,后来我祖父将他的遗孀与他合葬一处,永伴山林。1983年清明,我祖父又为合葬冢立了一块墓碑,嘱咐后代要年年扫墓。同年,他老人家撒手人寰。
这张地契距今已有73年,契中所有的见证人均已作古。不久前,我专程赶往罗岭老街,依稀寻得地契中店铺的旧址。虽然该店数易其主,但店中的几根横梁和一些木质构件,却保留有当初的况味。如今的店主姓张,1963年从前任手中买得此店,靠裁缝手艺为生,在这条日益冷落的老街上,已经坚守了五十多年。我向老人提到“吴春和”字号时,老人说有所耳闻;再提及“程小老爷”,他的眼中一片茫然。“程小老爷”的声名和他当年的死亡悬案,已渐渐消失在岁月的风烟之中。
作为后世子孙,我每年清明、除夕都会准时回去,祭奠山林之下的先人。这张家族传承的地契,也一直保存在我的手中,视为传家宝。世间有很多珍贵之物,不是因为它的价值,而是因为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