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美文摘抄-作文大全-情感美文-原创美文网

高考的散文(精选22篇)

admin

点击全文阅读

高考的散文(精选22篇)

又是一年高考季

文/傻头帮

又是一年高考季

--昨日寒窗苦读池中鲤,今朝金榜题名名人龙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拉开了帷幕,看着焦虑、紧张的学子们踏进戒备森严的考场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年的紧张状态。然而,高考已经不仅仅是考生个人的事了,这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众多家长最重的负担。

七年前我参加高考时的那种紧张依然历历在目,两天四场两个半小时的考试决定了我们今后的道路。考前复杂、纠结的心情,总是让我不得不胡思乱想,万一考砸了怎么办,怎么见同学,怎么对得起老师和默默为我们付出的父母。考试前夜紧张的手脚冰凉,根本睡不着,和舍友们扯起了闲篇儿探讨明天的考试情况。因为压力,我们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欢笑;因为紧张,我们也没有了那种激昂,我们都在拼命的幻想着明天考试内容。

奔向考场的路上,老师不停地重复着:“同学们,不要紧张,把这次考试当成一次普通的练习就好,检查一下自己的笔和准考证带齐了没有。”而我们只是机械地检查着自己的装备。毕业这么久了,每次遇到高考这几日自己也会想,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会老老实实做一回高中生,努力学习,不会到后悔的时候也没人安慰。

我高考那天也像今年一样,天空不停地下着雨,听老人们说是鱼跃龙门,雨下的越大越好,但是我却不以为然。最后考完理科综合后,同学们都沸腾了,我们在雨中痛快的冲刷着,洗掉身上的疲惫。高考结束后,我和同学们狠狠地玩了几天,因为我们彼此都清楚,一旦错过了,毕业后之后我们各奔前程,见面的机会也会一年比一年少,总该为彼此留点回忆。

今天我看到同学们更新的留言,想起了自己高考时的点点滴滴。这样一场考试,决定了太多十年寒窗学子的命运,祝福今年高考的学子们鱼跃龙门、金榜题名。

2013,我们都好

文/窅娘

后勤科的同事急性子,离元旦还有个把月,就挨个办公室派发2014年新台历。于是,2013年的最后一个月里,新台历静静躺在办公桌上,大红的封面咄咄逼人,迫不及待地等着与旧台历交接。

迫不及待的还有我。从来没有哪一年,像2013年这样令我小心翼翼。2013年高考刚结束,我就开始了倒计时:还有一年……还有九个月……还有六个月……而2013年最后一天,倒计时是157天。不知女儿是否也在心里倒计时,但那天去学校开家长会,高三教学楼的每层楼栏杆上都挂有大红横幅,全是高考冲刺标语。一刹那,高考的紧张与忐忑充斥周身每条血管,恍惚间我是一个送孩子上战场的光荣母亲,情绪高涨热血沸腾。

一场寒流袭来,岁末的这个冬天终于有了寒冬的样子。可是,我却希望这个冬天能暖和点。陪读的出租房里只有一个房间有空调,清晨五点半起床,哆嗦着进厨房做早餐,又哆嗦着进卧室,喊渡船似地一声接一声,把孩子从被窝里叫起。此时,外面还是漆黑一片。好在,四周楼房的多个窗户灯火明亮,他们也是陪读人家。2013年,租住陪读在这个小区里,我不孤独。而2013年罕见的酷暑炎夏,在这个出租房里挥汗如雨的情景,仿若昨日。

上天总是眷顾着众生。今年的冬至是周日,女儿一周里唯一的一个白天休息日,更兼无风的好晴天。一锅鸡汤慢火煨在燃气灶上,被子和衣服晒在阳台上,连门口的几双鞋也一并晒在阳台的地上。不能浪费这大好的冬日暖阳,午饭也移到阳台上吃。女儿一边喝着滚热的鸡汤一边眯缝着眼睛看太阳,感叹一声:唉!真幸福!要是天天如此幸福就好了。

我说:幸福的形式和内容千变万化。若干年后,当你回味现在的高三学习生活时,你也会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女儿笑起来:打住打住老妈,你的“快乐生存法则”又来了。

女儿清楚,我有一套“快乐生存法则”。2013年里,当我累了烦了苦了躁了时,我就用它鼓励自己。当女儿情绪波动向我抱怨哭诉时,我也用它开导她。日子喜是一天悲也是一天,为什么不乐呵呵地过好每一天呢?

给母亲电话,告知她元旦只放一天假,无法回去陪她。母亲说:我很好,你别牵挂我,好好照顾孩子吧,她快高考了。是呀,高考——注定是我家2013年的关键词之一。

寒夜十点,街灯璀璨,我等候在学校人头攒动的大门口。友人从遥远的大洋彼岸来电问候,我笑呵呵说:一切都好!

是的,2013,我们一切都好。而且,2014,我们一切会更好。

陪儿子战高考

文/吴建

儿子在一所重点中学上高三,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了,真的进入了倒计时。

儿子学的是文科,经常要背一些课文,看着他念念有词的样子,说实话我们做家长的心里很是紧张。儿子是一个非常好强的孩子,高中三年,他的成绩在班级中总是遥遥领先,所以他对自己一直比较自信。为了不把紧张情绪传染给孩子,在他背书的时候我们从来都不去打扰他。但儿子还是看出了我们的心思,故作轻松地说:“我都不紧张,你们担心什么?”这下,我和妻子焦躁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二人悄悄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会议“决定”:要给儿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复习环境,不给他太多的心理负担。我还特别跟妻子强调:“和孩子交代事情,嘱咐可以,但别唠叨起来没完。”

以后我们极少提到“高考”二字,只是在平时注意收集和考试有关的信息和经验。每天上班时,我都会买上几份刊登有高考经验的报纸,然后将其中对儿子有借鉴作用的内容在晚上吃饭的时候讲给他听,讲多少看儿子的情绪。如果儿子情绪好,我会多介绍一点,否则会立即打住。在饮食上我们也没给儿子搞特殊化,我认为自家的伙食一直都不错,每顿饭都有荤有素,每天都有新鲜水果,营养搭配,假如刻意改变反而会给儿子敏感的心加压。

二模考试,儿子发挥得不好,有点闷闷不乐,开始对自己产生一些怀疑。看儿子情绪低落的样子,不用问也知道考试没考好。在临近高考的时候,我觉得儿子的这种自我怀疑很有可能是致命的。我安慰他说:“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高考只是对于你高中学习的一次检验,只要你真正努力了,不管结果怎样,爸妈都不会怪你,你自己也不应该觉得有什么遗憾。”说完就拉着他去吃晚饭,然后聊聊社会上的事,给儿子的坏心情“打了个岔”。后来每次碰到儿子做试卷不顺利的时候,我都告诉儿子,“从来都没有常胜的将军,偶尔的失误并不代表什么,即使最后考砸了也没关系,无论你上什么学校,你都是我们最优秀的儿子!”这样的“语言疗法”对于儿子非常有效,儿子的心态一步步得到了放松。

为使儿子以最好的状态走进考场,我有时吆喝儿子出去打球、散步。儿子上完晚自习回家后,也不像以前那样还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拼命复习了,而是打开电脑听着歌、看着动漫,悠然自在。这哪像要高考了,分明是在休闲。但我们从不阻止他,因为我们知道,儿子从早晨六点就到校学习,一直到晚上九点半,去掉吃饭时间,一天要学习十几个小时呢。每天经过高强度的学习,回家后如果还硬逼着他再复习到深更半夜,如是睡眠不足,势必影响第二天的学习,这就得不偿失了。

再过几天儿子就要走进高考战场了,我想对儿子说,爸爸相信你早就准备好了,高考并不可怕,它只是人生所要经历的一次考试而已。与高考本身相比,更重要的是这场经历,经过即是获得。给自己一份挑战,树立一份信心,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全新生活。

陪儿子应战高考,我们紧张并快乐着。

我的高考1987

文/张峰

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在县里领导高考工作的“芝麻官”。那天,我早早就起床了。其实用不着起这么早,这只能说明我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因为高考,该安排的、该讲到的、该布置的,都做了,头天的动员大会上又发表了“重要讲话”,会后视察、走访考点、考场,又开了一系列的小会,我还能怎么做?凌晨5点就醒来,又过电影般地想了一遍工作,还翻了一下手机,唯恐漏了什么重要事情和信息。今年,我的工作与公务员再无交集,但依然睡不着了,我的高考却又一次重现眼前。

从我升到高三,考大学的状态才在我身上体现出来。从高一到高二,我并不算班里十分突出的好学生。升入高三的第一次摸底考试,我的成绩排在全班80多名同学的第37名。我们班应届生50多名,往届重读的30多名,合在一起上课。因为一个教室里放不下这么多人,学校就将两个教室中间的隔墙打通,成了一个长长的火车皮教室,坐在后面的学生当然看不见前面黑板上的字,那是正常的。

考30多名的原因一是本来我学习成绩就是中上等,能排在10名左右;二是有那么多复读生,他们第一次摸底显然比我“聪明”许多。但到第二次摸底,我的成绩排到19名,我的前面还有15名复习生。到了春节前的第三次摸底,也就是重要的期终全区统考,我考了第9名,我的前面有7名复习生。次年的两次摸底,我的位次前移到5至3名。1987年7月7、8、9日三天高考,我考了486分,名列全校第2名,这也是我三年高中生涯考得最好的一次。

那一年的那一天,我从家里装上馍和大葱来到运城。运城没有住处,就借住在我们村里一个在县水利局工作的人的办公室。晚上怎么睡的我忘了,只记得当时十分炎热,我浑身通透都是汗水。但蚊子们不嫌热,它们成群结队地来吸我的血。早晨起来,我的脸上、身上,凡是晾在外面的皮肤上,全是连片的、红肿的疙瘩。

三天的馍和大葱吃完了,高考也结束了。回到家里,母亲急慌慌地问我考的怎样,我说,不知道,得对了标准答案才知道。快对,快对!母亲急切地命令道。

这是我永远无法忘怀的记忆:那是7月9日的晚上,我家东窑的炕头上,在煤油灯豆火般的光芒下,凑着我和母亲的两个脑袋剪影般映照在墙上。其实,母亲并不识字,但她就像一名高中老师一样指着一道道题问我做的对错。我说这道对了,她忙不迭地说那好那好;我说这道题错了,她就唉声叹气、满脸愁容地看着我说咋办呀。

估分490分,实际考了486分,那一年的本科分数线是452分。

我考中了!填报志愿对所有农民的孩子来说,纯属给了瞎子一次看戏的权利。我们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知道。

我想来想去,觉得自己一个农村娃除了会读书剩下只会种地,除了认识粮食,还知道粮食那么便宜,农民那么可怜,我报粮食学院是不是更容易学得好一些?是不是将来参加工作后就能提高粮食价格?是不是就能让父母及像父母一样的天下劳作的农民过上好日子?对,就粮食!于是,我郑重地在第一志愿一栏里填下了“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其它志愿填的什么学校我忘了,但大体出不了“农业”、“粮食”这样的范畴。

当然,很快,南京粮食经济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就下来了,我如愿以偿。

三次高考

文/汪志

高考是改变孩子命运的一个重要关口,它不仅在考考生,也在考父母,考出好成绩,皆大欢喜,否则,孩子的高考,父母的痛。女儿的三次高考始终烙在我心里,让我永生难忘。

2006年,女儿参加高考,不久高考成绩出来了,女儿的分数离一本分数线还差9分,只能上二本了,于是报考了省外一所外国语学院。这天,我正在上班,女儿忽然打来电话,说她被省内的师范大学录取了,我正高兴时,想不到女儿在电话中大声地哭开了,我以为她是喜极而泣呢,谁知接下来女儿却说:“爸爸,我不想上师大,我想上外国语学院,你快回来。”

这个师范大学是我们所在省的重点一本大学,而女儿的分数还差9分呢,怎么会被录取了呢?原来,根据这年的报考原则,分数线达不到第一批一本的也要填报一本志愿,于是,女儿在填报志愿时,将这个师范大学报在了一本的第二志愿,按说无论如何也录取不上的,而把省外的那所外国语学院报在二本的第一志愿。可万万想不到的是,省内的这个师大在第一批一本第一志愿里招生没招够,于是降分从第二志愿里录取,结果女儿被意外录取了,可糟糕的是女儿没有资格参加接下来的第二批二本录取了。而女儿最喜欢的那所省外的外国语学院,女儿的分数比录取线高30多分,如果师大不阴差阳错地将女儿在第一批里降分录取,那女儿就被钟爱的外国语学院铁定录取了。正因为如此,女儿才哭泣的,由于女儿不想在省内上大学,当时填报那个师大志愿也是随便填写的,虽然被师大录取了,但她却不想上这个师大,没办法,只好再补习一年。

一晃女儿又参加了2007年高考,分数线公布后,女儿的成绩上了一本重点线,填报志愿时我和她的班主任经过再三考虑,第一批一本志愿报考了南京的一所大学,结果一本几个志愿都没有被录取。由于2006年与省外的那所外国语学院失之交臂,女儿觉得没有缘分,于是2007年填报的第二批二本志愿没有填报它,而改填北京的另一所二本大学,结果,这所二本大学录取分数线都比一本线高出好几十分,女儿又滑档了,而那所外国语学院当年录取分数线刚到二本线,可惜女儿没有填报。虽然被接下来的三本线录取,但女儿决定再复读一年。

有道是“事不过三”,经过两年复读的女儿,2008年高考成绩名列全县文科第一,全省103名,这样好的成绩对填报志愿非常有利,于是第一志愿填报了国内一所较着名的“985”大学,但我仍提心吊胆,生怕又节外生枝。头天晚上一本院校开始投档录取,我一夜没合眼,第二天上班后不久,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办公室电脑进行录取查询,女儿终于被这所着名大学录取了,当即就给女儿和妻子打电话,边说我的眼泪边往下流……

女儿三年高考,让我背上了沉重的伤痛,不堪回首。而每年那三天我都请假,在考点门前焦急地等待女儿。从2009年至今,女儿早已不参加高考了,但每年的高考那三天,无论再忙,我都要抽出时间去考点,虽然那些从考场内走出来的莘莘学子中已没有女儿的身影,但他们就是我的女儿……

那年,我高考

文/郝长青

又到了炎炎夏日的高考季,它就像烧红的烙铁,时不时触痛我敏感的神经;它就像一团越理越乱的麻刀,常常勾起那段刻骨铭心的紧张;它就像一位熟识的故人,虽多年未曾谋面,在生命中却从未走远。

时光如梭,转眼将近30年,高考的记忆依然历历在目。1990年6月,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决定命运的时刻越来越近,我更是莫名的紧张。因为当时的高考,不仅仅是为期三天的一次考试那么简单,对于太多人来说,尤其是我们祖辈守着二亩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砸脚面的农村娃来说,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复习进入关键时刻,课本翻了一遍又一遍,练习册几乎是唯一的课外辅导材料,偶尔老师会发几张蜡纸刻版油印的试卷,我们更是如获至宝、欢喜有加。班主任是个三十来岁的老学究,他常常开导我们,你们不要过多地关注是否能考上,只要你们努力了就行了,大不了重头再来,咱们学校的魏铁刚坚持了八年抗战,最终不也考上中专了嘛。话虽在理,可谁也不敢掉以轻心,高考中榜,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学习是紧张的,保持良好的状态,自我放松更显重要。傍晚,淅沥沥下着小雨。我在操场上独自漫步,任由细雨淋湿我的头发,任由水滴顺着睫毛流下,任由我的思想在空旷的操场上驰骋。此时我是安静的,难得在紧张的备考中留得一丝安静,这一刻只属于我自己。

学校外面的枣林是最佳复习场所,拿一本书细细读,认真记,然后 “呲”的一声把看完的这一页撕掉,确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劲头。

七月七日,既怕又爱的高考终于来临,当对号入座的瞬间,我心潮澎湃的心终于安静下来。先难后易,先选择再填空,按部就班,一切还算顺利。没有一条道路是平坦的,当考试语文作文时我出现了状况,头脑一片空白,握笔的手说嘛也不听使唤,写不了字,好像连动也不能动了,豆大汗滴瞬间布满额头,心中一阵慌乱。还好此刻回想起班主任给我们讲过的魏铁刚的励志故事,我这才慢慢冷静下来,写不了干脆放下笔闭目养神,把作文再构思一下,五分钟以后手恢复正常,磨刀不误砍材工,一篇千字文从笔端汩汩流出。

一夜夜的题海战术换来顺畅的“下笔如有神”,特别是在做化学试卷时,至少找到了点自信和感觉。那个夏天,是我人生中最专注、最努力、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时光。

高考结束了,但我们并没有因考试结束而放松,估分填报志愿这才是重头戏。分数估算出来,接下来就是报志愿。说句实在话,我报志愿就是一塌糊涂,我家父母都是农民,县城里连个亲戚都没有,更不用说有人给你做一下指导了。我虽然最终被一所普通院校录取,我还是非常满足的,毕竟是鲤鱼跳过了龙门,实现了从农业到非农业的飞跃转变。

时光荏苒,30年弹指一挥间,那份属于我们独有的高考记忆仿佛幻灯片一直循环放映着。班主任的教诲,同学们的拼搏,操场上的细雨,马路上的驰骋,枣林中的复习,考场上的失忆……

又是一年高考到

文/兰采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的指针刚滑进六月,人们的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关注那些伏案流汗的花朵,尽管他们是青春的一代,但面对“高考”这个关口,仍不得不低下轻狂的头颅,就像上足发条的钟表,一刻也不停歇地走在赶考的路上。

其实,为着备战曾被人们称之为“独木桥”的高考,学子们早就憋足了劲,从跨进高中校门一开始,就开始循着高中生既有的生涯按部就班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跋涉努力着——那就是考大学。在我所住的小区对面,就是这座城市里最为着名的高中学校,看着他们整天忙忙碌碌的身影,十多年前备战报考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那一年,我们是谨记老师的教诲:只要考上大学,就不需要穿胶鞋,就能坐办公室,端铁饭碗。老师描摹的未来对于我们那一代的乡下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诱惑力。于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我和同学们一起经常是挑灯夜读:当出操的钟声撕裂清晨静寂的夜色时,我们早已在灯火通明的教室里地背了半个小时的文言文;当值周的老师一次次催促就寝时,我们才踏着一地被树叶撕碎的月光返回宿舍。为了充分利用课余的有效时间,而又不与学校的作息纪律有所冲突,那年月,我和我的学友们就会选择在校外租屋学习。

高三那年的日日夜夜,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除了低头作业,低头看书,低头走路,低头听各个授课老师的苦口婆心外,我和我的同学们几乎忘了窗外浓郁的树荫、头顶湛蓝的天空,只要是课本涉及的东西,我们都不容错过,全都来个囫囵吞枣,不加选择地抓起来往脑袋里塞。为了能让自己在未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仍有足够的精力去完成那些如山的书山题海,我们还在往届学子们的言传身教下,饮用起维磷补汁,以达到振奋精神、解除疲劳的功效。

那些年,高考录取率名额有限,填报志愿犹如雾里看花,谁也认不准。因此,高考被我们比作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尽管没有枪林弹雨,没有严酷地理环境的考验,我们所进行的是一种无形的肉搏,用笔和脑子打败对方。我们战胜的不是敌人,是和我们朝夕相对的朋友。于是,大家纷纷卯足了劲,互相帮助又暗中相互攀比,谁也不想在这座独木桥上被旁人挤下去。但当分数出炉的那一刻,谁能改变“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

尽管如今的高考录取率较比从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高校的多次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子有了上大学的机会,甚至考试时间也更加人性化地调整到了每年的6月,考生们的考试环境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依然改变不了六月是一个令人牵肠挂肚的月份,学校、社会、家庭对高考结果的期盼依然是那样的强烈。

前不久,我的一个学生来找我,问及了高考志愿的问题。诚然,我希望我的学生能考名牌、圆梦想。但理智告诉我,我应该更加负责任地引导他正确认识高考:高考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攀岩运动,是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但不是唯一。经历高考,就是接受一次洗礼,不管结果如何,都应该学会担当,学会面对,学会坚定。

又是一年高考到,我希望所有考生都能得偿所愿,终能走在自己喜欢的路上,梦想成真。

高考

文/刘晓莹

我们的学校是地处户县余下企业子校惠安中学。

进入1989年后,所谓的周日,只是一个意味着不用上晚自习的日子。那时我们学校还没有声名之累,老师们的工资奖金只与厂里效益挂钩,不与高考成绩挂钩,因此,虽然学校对毕业班抓得很紧,但外紧内松,目标也很粗放。我所在的文科班,据说班主任的军令状是考上四个,但这一目标丝毫也没有打击到我们这些排不进前四名的学生,因为我们都年轻而无畏。老师们比较放松,举动间仍然闪耀着个性的光芒。我们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在毕业这一年仍然组织班级的文学小组开展活动,并以是否有“文学意味”为标准来评判作文的品质。历史老师上课,只是拿个提纲,将那薄薄的几册历史,掰开了揉碎了地讲,有时候一节课只讲一个问题,但却能跨越上千年,纵横几大洲,在各种联系、比较中显现思维的乐趣。英语老师仍然实践着他的“全英语教学”,既严格又严厉,距考试只剩几个月了,他还亲自到西安跑小书店为我们选购习题,因为僧多粥少,就抓阉分配,小小的抓阉带给我们些微乐趣。地理老师直至毕业这年,还在我们身上实验他的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法。绝大多数同学并不认可他的创新,觉得有偷懒之嫌,我却在百无聊赖之中意外发现了读地图的乐趣。我们的数学老师在这一年显得力不从心,而邻班的数学老师虽是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却显得精力充沛,信心满满,他为我们临时代过几节课,其思维之简洁、条理之清楚,让我们艳羡不已。

同学们的状态更是千姿百态。有的同学在这一年到来的时候,就将学习时间延长至凌晨,有时还在教室学通宵,但他们每每在白天老师讲课的时候,趴在桌上补觉,一损一益之间,成绩并没有明显提高。我的同桌属于学神一类,一直以一种轻松的姿态保持着一骑绝尘的成绩记录。随着倒计时的数字一天天变小,紧张气氛逐渐浓厚,为节约时间而不回家吃晚饭的同学越来越多,开夜车的同学也越来越多。有一天,一名女同学突然在数学课上埋头痛哭,惊得满教室的人瞬间安静下来。老师也只呆若木鸡地立着,不知该说些什么。过了一会儿,哭声停止,人还趴在桌上。老师小心地重新开始讲课,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但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挥之不去。也有一些同学并不紧张,有漂亮的女生动静很大地懵懂早恋,有精力充沛的男生关注远方发生的大事,有热爱文学的同学留心王朔发表的新小说……预考之后,班里空出了一半的位置。

高考完之后,我们这群偏僻小镇上的毕业班,成绩出奇的好,班主任超出几倍地完成了军令状的任务。

那年高考

文/珍暨湘子

时光,若一弯宁静的水倒影着过往的流年,趟过春夏秋冬,浸透每一个白天与黑夜。

那些走过的青春值得我们珍惜,那些回忆的感动值我们流泪,那些真正的朋友值得我们付出,那些未知的题目如今想起是不是还是没有思路,那些曾深深教导过我们的教师如今还在教育着下一代祖国的未来,那些种种如今的是否还会记起,我们就这样离青春越来越远,

如今的你也许早已经看惯了车水马龙的繁华,见识了更广阔精彩的世界,可是在你的心中是不是永远存在着一段抹不去的回忆,那年高考。

那年高考。

那时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大学生活,不知道我们的未来会怎样,不知道我们还要走怎样的路,不知道明天的考试我们会有怎样的成绩,不知道今天最好朋友明天是否还会在身边,不知道我们为自己的未来还要做怎样的努力,我们就这样不知疲惫的努力着。

那年高考。

我们终于知道痛并快乐着的感觉,痛,是因为我们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成绩不理想,快乐,是心底最真实的感动,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就这样奋斗。

那年高考。

多少个秉烛夜游,多少个日夜奋战,多少滴汗水凝聚,我们牺牲了我们的青春,却成就了我们的梦想,灰暗的过去,光彩夺目的今天,那时的我们愿望很简单,确定目标,实现目标, 在突破与建立中徘徊,多少张快乐单纯的笑脸如今想起依旧清晰,多少发自内心的教诲是那样感动,多少友谊感动温暖至今。

那年高考。

伴随着退校的照片,结束了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如今回望照片上的笑脸,你们都还好吗,我亲爱的朋友,你们都在那里?

年幼我们学着成长,青春我们客服犯错,犯错让我们学会成长。

那年高考。

我执笔写下渐已老去的青春年华,可是青春精彩纷繁。

今年高考,愿你们能为自己的青春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自己的青春画上完满的句号,为自己的未来继续谱写传奇。考生,加油。

高考之外

文/李瑀旸

凋零

花,由死而生;人,由无到有;心,碎而后立。或许,人生本来就被烙上了他人的影子,随着所谓的“主流”飘荡,去争取那一次次生存的权利。磨难造就了成功者,也造就了失败者。成功者在追求更美好的未来,失败者在茫茫前路中寻求一丝生机。对于我们高考或许是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也是最后一次决定命运的机会。我们也许会在这场优胜劣汰的比赛中失败,心中的那朵花也许会伴着理想的破灭慢慢凋零,但花儿是不惧风雨的!即便未把握住决定命运的机会,但改变命运的方法还有无数种。

萌芽

风雨飘摇,花落叶殇。但希望在绝境中萌生,梦想在憧憬中发芽。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或许你与高考失之交臂后,内心的呼唤却不断告诉自己,这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道路,现实残酷,让你无法奢望儿时的梦。但希望的曙光不在于现实,而在未来向你挥手。雨雪之后,仍有枝芽;高考之外,也有晴天。

成长

风扶绿叶,雨润红花。花在风雨的怀抱中长大,人在困境中的督促下成长。成长的过程是艰辛的,寻梦的过程是迷茫的。多少人在这条路上,一次次跌倒与爬起;多少人在错失高考之后,一次次复读与落榜。在困难面前,追梦人往往越挫越勇。在旁人的冷嘲热讽中,默默攀行;在现实的残酷无情中,缓缓爬起;在内心的失落无奈中,步步为营。花由心生,心也是花。心空,则花败;心足,则花开。

绽放

蝶舞花枝弄姿色,风伴花蕊绽芳香。烟花之美,不在于其绚烂多彩的光幕,而在于其一瞬即逝后怅然若失的感受;日出的美,不在于其穿越地平线的朝阳,而在于那一束曙光所象征的希望;花开得美,不在于那楚楚动人的姿态或沁人心脾的芳香,而在于它那经过暴风雨后的坚毅与顽强。在不断的挑战与磨砺中,人将会越来越成熟。平凡的舞台,或许已不再入目,但对梦想的执着,以及对新高度的向往迫使他去寻找新的舞台。他放弃了那曾经失败的考试,认为只有更高的平台才可以展现自己,绽放那仅属于自己的光芒。他将自己放在一个新高度,去不断参加各类竞赛,与国内外高材生对决,并且得到了诸多奖项,他或许便是我们其中的一员吧!花随芯,芯亦岁月雕;人随心,心亦红尘愁。花绽芳香,迷人离;人绽光芒,筑梦梯。

结果

果坠花枝,籽落花芯。成功的果实终究会结在梦想的彼岸。或许在这条寻梦的道路上,欲求不满是正确的。那些不为一点点的成功而感到满足,认为只有实现梦想才是最终目标的人,往往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在不断的挑战中,磨砺自身,也许就可以实现曾经所奢望的大学梦。但那并不是梦的终点,胜利的果实仍在前方,或许到达梦的那一边时,便会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吧!花渡四季,便又是一次轮回;人梦四朝,便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花语

花,不为一春一夏谢落;人,不为一挫一败而颓废。

高考之外,或亦是晴天。

青春无悔,但当珍惜!

我的路,充满爱

文/满爱之路

不经意间,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日子就这样在生活的指尖轻轻地滑过。闲下来细细品味一番,就会发现有很多事物都沾染上了时光的味道,也是属于妈妈的味道。静静的,旧旧的,甜甜的,也是美好的。

要问这世间最伟大的爱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答案。在我的生命中,在我现有储存的记忆中,我想回答:母爱是这世间最伟大的爱,最感人的爱。

关于母爱的赞歌有太多太多。母亲的一句叮咛的话语,一个充满期盼的眼神,一个小小的抚摸的动作,甚至是一次无言的凝视,都是母亲对孩子无限的关爱,都是母爱的体现。这些爱,安安静静,花开无声。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如波涛汹涌般的大爱,那是母亲不顾一切地去保护自己的孩子的行动,包括愿意付出生命。

我的妈妈,一位平凡而又勤劳节俭的农村妇女。一直以来,靠爸爸一个人在外打工的那微薄的工资根本无法支撑起这个七口之家,所以妈妈不得不去四处借钱。家里的锅碗瓢盆,一切琐碎的事务都被妈妈打理得井井有条,让这个小小的屋子看起来简单温馨而不简陋。妈妈,就是这样为这个家操劳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所有的艰辛困苦都没有使妈妈放弃这个家。因为偷偷亲眼看过妈妈为我们这个家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所以,也深深体会到妈妈对我们深沉的爱。这种爱虽然过程有点酸,有点苦,但结局始终是甜的,是美好的。

回首往事,只要有关于妈妈的,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总会情不自禁地萌发思念之情。还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妈妈因为急需还钱给邻村的人而有了去小镇打工的念头。结果妈妈在第二天便提着包回来了。原因是妈妈离开的那个晚上刚好刮起了台风,雷雨交加,我们几兄妹躲在屋里哭了。隔壁的伯母便打了电话给妈妈,妈妈一听到这些,第二天便匆匆赶回来了。那一天,妈妈一直重复的一句话就是: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去打工,我不会再离开你们了……那一幕幕,至今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烙上了永恒的记忆。这一切的发生,我想除了爱,便再无其他原因了。妈妈爱我吗,爱这个家。我们也爱着妈妈,彼此深深地爱着,不离不弃。

因为妈妈,我从小便懂得了许多。童年的生活经历,使我心智比同邻人成熟许多,心理上显得更坚强一些。伴我成长的催化剂就是妈妈,妈妈给我的爱。

日子就这样过着,转眼间我上了重点高中,这是妈妈最开心最自豪的事。今年,夏天,在高考前一天,我给家里打电话,妈妈在电话的另一端很开心地说:“这几天厂里都放假,我在你舅舅家玩呢,你要安心考试啊……”挂了电话,我也是开心的,因为妈妈终于有空玩得那么开心了。以前,即使厂里放假,妈妈也总是闲不下来的。高考完那一天,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家里,家里只有爸爸。我惊讶地问:“爸你怎没和妈一起去舅舅家呀?”我听到的答案却是:“***住院了,她不让我告诉你……”我一下子就懵了。原来,在我高考的前两三天,妈妈为了保佑我高考顺利而回去老家的一座寺庙为我祈福拜神去了。结果在回来的路上发生了车祸。后来听说那时候如果舅舅的车往外开一点点,整辆车都将被撞入山谷u,结果不堪设想。妈妈和舅舅都住院了,而电话里,妈妈却努力用开心的语气对我“撒谎”了。我落泪了,那一刻,感觉心很痛,很痛。泪水湿了眼眶,湿了脸颊,弄湿了我整颗心。

听过许多新闻报道关于家长为护送子女高考在路上发生车祸的事件,都很感人,催人泪下。我的妈妈也一样,平凡普通也更伟大。这就是爱,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这种爱,安安静静,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因为爱,妈妈不顾一切地为我付出一切。因为妈妈,我的生命才显得更有一样,才有了真正的价值。因为有妈妈的爱,我才能不断地成长。

感谢妈妈,感谢一路上有妈妈的爱伴我成长。

在这静谧的阳光午后,我只想轻轻地说一声:“妈妈,我爱你,永远。”

高考

文/常玉好

天空,乌云密集,令人窒息。丝丝缕缕的记忆,被岁月冲洗,画面清晰。

时光轻浅,高考在即。雨声淅沥,心事迷离。她是家里的乖乖女,从小学习努力,面对考试,总是不尽如人意。“别人家的孩子总能创造奇迹,你考不出好成绩,真不想见到你。”爸爸的话,铿锵严厉。“你总给我压力,拿我和别人比,奥巴马和你一样的年纪,已是总统,你为什么没有这能力?”啪,一巴掌下去。呜呜,她捂着脸,泪水如海决堤。

如烟往昔,少女的回忆,伤心彻底,对爸爸的怨恨藏在心里。

走出考场,太阳,火辣辣地煎烤着大地,爸爸的焦急的身影是那么熟悉,手里拿着冰镇饮料、满头大汗等在那里。“回家吧孩子,考好考坏都没关系,只要尽力!”

风和日丽,她的脸却有雨滴。太阳羞涩地躲进云里。

闲话高考

文/徐佳佳

最近高考出成绩了,又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每年的这个时候,高考就像季节一样,准时出现,为每一个六月增添这份特殊的色彩。

前几天看到朋友在微信上转发了这样一段话——“每年高考出分的时候,哭一批笑一批,只有上过大学的人才知道,四年后的风骚,谁的天下,都别说得太早,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突然想起比尔盖茨的话,难道坐头等舱会比坐经济舱先到达目的地吗?所以不要对孩子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站一路,也是一种历练。”

读到这段话,我不禁想起当年高考查分时的自己,一向成绩还算不错的我竟然仅仅刚过二本线,时至今日,我仍然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当时自己的心情,有惭愧,有不甘,有悔恨,有疲累……虽然父母并没有责备我,但我自己就觉得已经对不起全世界了,高中班主任劝我复读,思前想后,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二本学院。

转眼间大学四年过去了,我这个坐着“硬座”的乘客终于要下车找工作了,说学历没有任何影响,还是不够客观公正的,都说文凭是就业时的敲门砖,那么,在我们对于老板来说只是一个陌生求职者的时候,拿着“金砖”和“土砖”去敲门的待遇一定是不一样的。

最终,抱着“土砖”的我磕磕绊绊、跌跌撞撞,总算是找到了一份父母和自己都比较满意的工作。现在,再回想起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自己,最怕出门,最怕碰到熟人,有时候真的被问到了,说出学校名字的同时脸烫得不得了。细细想来,真的是没有必要,其实只要努力了,即使结果不尽人意,也大可不必念念不忘,毕竟不是所有的名牌大学生都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也不是所有的普通大学生都会饿肚子,一所大学名声的好坏,并不等同于它的每一名学生能力的高低。现在,我打心眼儿里觉得我的大学很棒,在那里,我收获了最多的成长,感谢我的大学!

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性测验,人生的路很长,考验很多,不到最后,莫论成败。只要不断的努力,总会有收获,要相信,上天会眷顾每一个努力的生灵。

对于高考,如果你不甘心,不必悔恨自责,可以重头再来,但如果你选择了继续,就应该放下名牌与否的包袱,轻装上阵,认真走好每一步,过去不能改变,未来却可以把握。

在高三最艰苦的时期,老师和家长总会这样鼓励我们“再坚持一下吧,等考上大学就轻松了,就自由了”,其实不然,家长朋友们,不论您的孩子成绩好坏,也不论他将要就读的是名牌大学还是普通高校,您都有责任让孩子在进入校园的那一刻懂得:“高考不是学习征程的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不论现在是欢笑还是泪水,愿,所有高考考生,在四年之后,都能收获一个美丽的毕业季,一个更加美好的自己!

两封信

文/袁照珺

一封潦草,像随意流淌的月光。一封端正,像女孩干脆的乌发。那一晚,藤写了两封长信,在教室里偷偷摸摸地写。

写完后,内心像有一条河,悲喜流淌,泾渭分明。

他肯定不知道,待会儿英语老师还要给同学们补补课,讲评英语作文,她一定还会抱着一摞成绩单上来,藤肯定还会是头名。但这些都不重要,昏了头脑的他决心要放荡不羁一会儿。藤一直玩转着水笔,他转笔的能力并不出色,转几圈就掉,掉了就捡,捡完再转,就这么反复到下课。

藤闷闷地走下楼,习惯性地在教学楼下站着,等待文科班的放学。双手插在牛仔裤的兜里,一副厌倦俗世的表情。女孩终于出现了,很高挑,着一件淡红的风衣,不时地挥手和朋友们打招呼,她的头发在晚风的吹拂下后扬,乌黑秀丽,自然卷,她的睫毛很长,眼睛水灵的,脖颈上带着银色的项链,那是去年春天藤送的,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了,藤不喜欢记事,想送就送了。女孩很优秀,这是公认的。藤对她“文学社社长”的身份并不感兴趣,这个位置是藤让给女孩的,这世界让滕感兴趣的东西不多!

“走吧。”藤转身,双手还是放在兜里。女孩笑了笑,“今天去喝奶茶吗,听说对面的街口新开了一家奶茶店。”藤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新开的奶茶店人很多,藤径直朝奶茶店最里边的二人座走去,女孩排队点了一杯双皮奶,一杯拿铁咖啡,咖啡是藤的,她知道藤经常熬夜!

两个人面对面喝着。女孩说着一天的趣事,不时笑出声来。藤只是在喝他的咖啡,漫不经心。

“回去吧。”藤从思绪中回过神来,女孩弹地起身,挽起藤的手。

两人回家的路在前面不远处分岔了。“我有一些数学题目不会做,晚上你给我看下。”这是藤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女孩像捡了宝,接过藤的数学练习册,捧在怀里,一蹦三跳地回家。

藤走在路上,感觉失去了什么。

两年前,女孩向藤表白了,爱慕藤不羁的文才。藤稀里糊涂地点头了。两年里,藤就像煤炉上烧不热的水壶,始终是凉的!而她从头到尾都是热的。

第二天英语早自习,藤读英语的声音特别大,大得出奇。同学们好奇,都停下声来,默默地看着藤一个人狂热的朗读。也包括,藤前面不远三组三号的女生,英语老师的女儿!她叫楠,一头干脆的短发,前额夹着一个发夹,身材苗条,爱穿长牛仔裤,说话很温柔,特别喜欢追星,书包里尽是韩国欧巴的照片。老师的孩子大多成绩都不好,这在藤所在的学校是一条未成文的历史真理。

摸底考试的成绩出来了,藤双语第一,理综凑合。楠只能从成绩单的后面数。

得想个办法帮她赶成绩。藤的眼睛眨个不停,“换我做她的同桌”,“还是安静地度过高三吧,怕影响她高考”……藤的脑子里为她想得格外周到,好像她是他未来的媳妇似的!

藤把抽屉里的信拿出来看了一遍,又塞了回去!该有点责任心,不能坏了人家的高考。藤开始着手帮助她提高成绩!自己去帮她,总放不开自己的心,还是换个哥们,但换位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藤不喜欢拖,午休时,藤去班主任的办公室,说楠的同桌喜欢讲小话,影响楠的学习,楠现阶段很努力,但没有一个好环境,稍微努力一把,考上一个二本学校应该是没问题的!换瑞鹏去和他坐同桌应该可以。顺带把班上的情况半真半假和他汇报,转着圈想凑成这个事。老班顺着藤的思路,感觉挺有理的,说考虑考虑。英语老师的女儿,老班肯定会照顾的吧,瑞鹏是班上学习积极分子,藤最好的哥们,有他在,藤很放心。

晚自习下课,老班带着酒意出现了,按照藤的思路调换了位置!瞬间藤有一种把整个班级玩在手掌的感觉。藤下楼的时候,两阶三阶地跳。到了楼下,怔了一会儿,还是选择了等待。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女生拿着一本数学练习来了,问是不是藤,交给了他,藤拿在手上翻了翻,里面的信不在。那封看似漫不经心的信和她一起从此在藤的世界里消失了!

藤继续等了等,一直等到教学楼全部熄灯,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心情离开,忍不住去了那家新开的奶茶店,可能是太晚了,店里并没有人。藤快步回家,一路上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想不起来。

生活是不是像藤写的诗一样,信手拈来。时间不会说话!

接下来的时间过得比藤写诗的速度还快。楠的成绩逐步提升,藤坐在后面默默关注着,下课后不时会去那转转,和瑞鹏聊几句,顺便和楠搭讪。

高考后,藤想把那封工工整整,今生写得最谨慎的信送出去。毕业后的第一次聚会上,藤把信揣在兜里,早早地去了聚会地点,手放在兜里,攥出了汗。

等待着,等待着,楠来了,和瑞鹏牵着手,紧紧地牵着,像在一起多年的亲密情侣。

藤一时不知道怎么回事,头始终没有抬起来,藤一贯以来文人高傲的风骨在那一刻荡然无存。他很想告诉他们,为了她,数学最后两个大题他没有做!

聚会散了,自那以后,藤再也没有参加班上聚会。

他回到奶奶家,一个闲静的乡村。

高考成绩出来后,藤随意填了一个过得去的学校,并没有关注班上的高考情况,后来,在去大学的前夕,得知他俩不在一个城市,分手告终。

藤把信撕了,彻底地把过去撕得粉碎!

来大学的那天,晴空万里,藤拉着行李箱,在学校门口,碰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像是在等谁,走近了,藤微微笑“社长大人,怎么会在这儿呢?”

“听说你报了这个学校,我也报了呀,你在教学楼下等了我两年,我在这儿等你有什么不好的”

藤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把手伸了出来。

高考那年

文/劳婷

望着窗外倾泻的大雨,熟悉的雨声撞击着耳膜,我再也平静不下来……

又是一年高考的日子,外面同样地阴沉,同样地下着雨。时隔三年,那年的高考仍然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犹记得,临近高考日的前几天,教室被封锁了,我们复习的战地转移到了学校食堂。那知识点我们复习了一遍又一遍,却仍然放不下心来,唯有继续复习才能稳住那紧张的心情。

高考的前一天晚上,整个宿舍的同学都照常复习到十一点。睡在我对面床的同学,习惯性地复习到十二点多。我拼命地想要自己入睡,可是怎么也睡不着。渐渐地,对面床的灯也熄了,我还是翻来覆去,没有睡意。寂静的宿舍里,只留下舍友睡梦里的呼吸声。凌晨两点,我仍旧睡不着,我起床哭着打电话给姐姐,姐姐除了安抚我,再也无能为力。我听着姐姐的劝,回到床上,试图睡着却越发地清醒。直到凌晨五点,我仍然没有进入梦乡。翻来覆去的动作似乎吵醒了隔壁床的舍友,我抽噎地告诉她,我睡不着。她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告诉我不要害怕,我们一起睡。终于,我渐渐地和她一起睡着了。

整整一夜,我只睡了两个小时。而这两个小时的睡眠,全归功于舍友的握手。似乎刚进入梦乡,班主任就来唤醒我们了。班主任在楼下等着我们,一一和我们击掌,激励我们。我至今还能感受到班主任那双厚实的大手里传递来的热情还有无声的鼓励。我的潜意识里知道,这场考试对于我有多重要,每一个疲惫的细胞这时都在激烈地翻腾,虽然只是睡了两个小时,我却感觉不到困意。

第一场考试是语文,没有意外地,我顺利地写完了作文。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办法确定,自己是否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答题。下午是数学,开考二十分钟,突然地就天黑了,下起了大雨。闪电,雨声,雷声交织在一块,窗外一片昏暗,教室里灯光明亮,我头也不抬,草稿纸上写满密密麻麻的数字……

我至今还记得,考完最后一科的时候,我能感觉到的是,自己的脑袋被掏空了,坐在教室里,竟然觉得有些茫然了。那天晚上,我们在宿舍里不讨论有关考试的任何话题,而是唱歌,玩笑,诉说着各自的不舍。

半个多月后,我也收到了不好也不坏的消息。我的高中生涯也就在那个夏天结束了。最好的年华里面,我选择了汗水陪伴,选择了挑灯夜战,选择了寂寞。没有人告诉我,还有别的更好的选择。师长的鼓励,同窗的陪伴,成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该如何去评价这个高考?对于一个在贫困里挣扎的孩子来说,它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在那场考试里,她终于和别的孩子有了一样的东西,那就是试题, 那就是机会。教她如何不珍惜!

今日的考场里,愿你们挥洒自如!无悔青春,无悔曾经的汗水,更无悔自己的选择!归来,高考也将是属于你自己的记忆。也许是你的骄傲,也许你念念不忘,也许,难以言说。

致秋韵未至的高三

文/高利杰

悻悻学子,奔赴前尘--文:高利杰

秋意渐浓,繁花开尽,绿意不在,不知为什么心里就有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情绪,透着淡淡的悲凉。当那一片树叶再也无法托负秋天的沉重而脱离枝杆,被萧瑟的秋风带向远方的时候,同时也带走了原本就罕有的快乐与欢笑,留下了诸多的不舍与无奈,因为在这个秋天,我高三了。

也许我们是喜欢秋天的,因为他没有至夏的酷暑,让我焦躁,带给我不安,也没有正冬时的严寒带给我冷酷与冷漠,有的只是淡淡的悲凉和一颗低调的叛逆的心,他不过还是一个少年,却把一切都埋在了心底。

高三了,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忧愁,或许我根本没有时间去高兴去忧愁,所以的人都认为我该讲全部都投入到高三的学习中去,包括我愿意做的和不愿意做的,只是因为我是一名高三学生。

人们总是很一致的认为理想永远是美好的,而现实只能是残酷的,世人永远都逃离不了现实的束缚而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只能因为现实而现实着。而我却无由头有这样一种想法:如果现实是丰满充足的,理想变成空虚与匮乏,不知道那时的人们会不会快乐?

其实对于这些只是为了一次高考而重复的学那些所谓‘有用’的知识我早已是讨厌至极了。我们每天费时,费神,费精力的做着一道道复杂的函数题,一道题却影响着我整天的心情,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那一次考试。可当我们有一天离开学校,真正走上社会,面对着现实社会带来现实的压力时,那一道道复杂的数学题和那些复杂的英语语法到底能帮我解决什么?只是要通过高考,我被迫做着那些做梦都不愿意去做的事,只是要通过高考,我勉强对自己说着:自信,努力。

白岩松说:如果没有高考,我们还能拼得过那些富二代吗?这现实的社会我又何尝不懂。只是,我不愿意学的这么压抑,学的矛盾,学的这么辛苦。高三,给了我太多无奈。

只是不知何时,后操场的篮球场不再属于我了,偶尔经过也只能是隔着墨绿色的铁网驻足小会儿而已,只是明明记得那每一块场地都有我曾追逐快乐时所洒下的汗水和飘过的与朋友最真实的欢笑声。如今,那曾经滴落在球场上的汗水早已蒸发了,干涸了。不过我还是听到了从里面传出的欢笑声,或许,那也是我曾经的一幕。多么想,多么想再喊一声,几个光着膀子,再汗至淋漓的追逐一次。可是,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我只应该听老师的话:埋首书山,沉浮学海,全身投入,备战高考。

可是曾经,我还是有一丝掠过心头的遐想,只是现在想着想着却只能苦涩的笑了。这般现实的社会,怎么会出现“鸟语花香流水边,抱得柳咏词一篇”的情景,真不知那时是幼稚还是固执,可我明明就有过这样的遐想。我何止一次的想过自己的未来,又何止一次的莫名哀叹。或许还是因为高考吧。就好像先告诉你在不久固定的时间你将要经历一场大灾难,时间一天天迫近,危机感也一天天加剧。惶恐过,无奈过,着急过,忐忑过,准备过,可结果偏偏又是未知的。就是要在你还没有经历这场灾难前先把你的肉体折磨百般,把你的灵魂消噬殆尽。可你依然有着在这场灾难中献身的危险。到底是该如何?到底才是对的?或许我不该这么消极,可偏偏这样的想法又不止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徘徊过。明明我还是一个少年,又偏偏想着这么多。

高三这一年到底要怎样走才能达到众望所归?或许只好也只能顺着大多数人的心意迈出一步又一步,只是这每一步都是那么艰难,但又有什么更好的选择让我们选择?毕竟在你发呆后反应过来时,发现这社会又变的更加现实了。

只是,只是这秋意还没有那么浓,还没有浓出自己的韵味。

三代人的高考

文/艾里香

又是一年高考时。高考凝聚着聪明才智,凸显着拼搏精神,承载着人生梦想。对于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说,每个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经历和记忆。我家三代人的高考,见证了大时代下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沧桑变迁。

父亲是受时代影响最大的一代。原本可能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在1977年的一天,偶然在广播里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便抱着“随大流”的心态,跟着周围的朋友一起捡起了荒废多年的功课。父亲常说,那时候根本没有复习资料,教材都是互相借着看。白天干活回来,晚上点灯十几个人都趴在土炕边复习。

父亲高考时已经成了家,也有了我。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父亲报考了当地的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家乡的中学教书。父亲说,1977年高考是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还记得当时他穿着母亲专门买来的棉大衣走进的考场。父亲开玩笑说,当时上大学的人是“稀有物种”,家里有个大学生,啥都不用愁了。在父亲看来,高考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我是在1991年参加高考的。当时无论是父母还是亲戚,都认定只有参加高考,考上大学才能拥有“干部身份”,进而改变命运。因此,当时我也认为高考不仅决定自己的命运,甚至决定整个家族的兴衰。不过,那时大学毕业生不再包分配,对于自谋职业的我而言,“干部身份”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

我高考那天是7月的7、8、9日,天气特别炎热。那时候父母都要上班,很忙,没有时间送我,我就带了瓶水,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考场,准考证也都是自己携带、保管,考试间隙自己在考点的小花园和教室的走廊上休息、看书备考。那时就一门心思想考出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只是当时气温有40度左右,教室里没有电风扇,大家就在酷暑中进行了3天的考试,有个别考生中暑了,但还是挂着吊瓶坚持考试。

去年6月,儿子参加了高考,天气风和日丽,不冷不热。考场门口有特警保护安全,有警察协调进出,有协警指路,考试前面的路在考试时间也封闭了。儿子的班主任每场考试都提前50分钟,到校门口给他们发准考证。每天考试前,老师都会对每个同学微笑,祝他们好运。老师每天都穿着红T恤,保佑学生门门功课红红火火。

儿子高考时,我请了两天假全程陪伴,照顾他的吃住;妻子更是每场考试都到门口看儿子,给儿子鼓励。儿子这一代,在全社会的关爱中走进考场,进入战斗。考完后,儿子在我们的期盼中走出考场,考场外已自然形成了一个通道。妻子说那是星光大道,每个出来的同学都是父母和老师心中璀璨的星星。

对于百姓来说,高考可谓毁誉参半。可在现行的体制下,高考还是改变命运的一道坎,只有过了这道坎,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天空。但要说的是,高考的结果,或是荣光,或是失败,我们都应记住,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次考试,最后的成功还得靠不懈的努力!

幸福的外甥女

文/盛贵英

外甥女即将参加高考。妹妹忐忑,夜晚打来电话,非要让我这个做舅妈的给她女儿提点建议,诸如考试秘籍之类。

我答:只要放下包袱就行,都“破八”了,还怕考不上吗?

妹不解,问啥叫“破八”?

我笑答:《合肥日报》上已经刊登了,今年我们安徽高考的录取率有望“破八”,这就意味着100人参加高考,至少有80人都能上大学的。

……

放下电话,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我们当年参加高考的情景,那才真叫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呢。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老家在肥东农村,农活重,日子苦,姊妹多,可开明的父母宁愿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也要让我们这些“丫头们”都能念书。这在当时的农村并不多见。一些乡邻不理解,甚至包括我的姑妈都劝我父亲,让我们赶快“下来”做农活,好减轻家庭负担。我们姊妹暗中咬紧牙关,拼命苦读,一心就想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好为父母争口气。

可是,那时候高考录取率真的很低。每年成千上万的人考,能上大学的只是凤毛麟角。我从网上搜索出历年高考录取率的一组数据:1977年,全国共有考生570万,录取27万,录取率只有可怜的4.8%;1981年,报考人数为259万,录取28万,录取率虽有所提高,也只有10.8%。后来有一段时间,国家为了减轻高考阅卷的压力,高考前还实行预考,预考如果不过关,就意味着你虽十年寒窗,却连上考场的机会都没有!这对于莘莘学子来说,没有比这个更残酷的了。由于录取率过低,大多数同学都是饮恨考场、名落孙山。

现在呢?只不过短短二三十年时光,我们国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事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基础教育得到加强,高校建设突飞猛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考录取率年年攀升,据说一些省市差不多已经“近九”了。作为过来人,我真的为现在这些学子们感到高兴。

也许有人要说了,现在“考上”的概念跟当年不同,那时上大学就意味着能捧上“铁饭碗”了,只要略微节约点,家里基本上不要花钱的,国家还包分配。这是不假,但我依然认为,高考录取率的大幅度提高,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尽管现在上大学要自费,学完后也不包分配,但是,能让大多数的学子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开阔视野,提高素质,这就是一项德政工程,人的素质提高了,他(她)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就会提高,只要有真才实学,将来还愁找不到工作吗?

想到这里,我真心为外甥女高兴,她们生在了一个幸福的时代。我祝福她考出好成绩来。

那年高考回家路

文/郭华悦

总觉得高考似乎还是昨日的事儿,可一转眼,都过了二十几年了。

如今想起,对于当年的情形,仍历历在目。那种紧张的情绪,每次想起的时候,依旧让心头一阵紧缩。那个年头,高考的录取率还很低。对于多数人家来说,高考意味着改变命运。

当时进行高考是在本校,而且我在镇上读书,离村里的家并不远。每次回去,从镇上到村里,都是走路。母亲忙,田里的活儿多,家里的事情也不少。高中三年,除了送我到学校报到,还有高考前填志愿,母亲很少到学校来。

其实,我也很希望能在某一天上课的时候,突然见到母亲出现在教室的窗外。那会儿读书,特别苦,特别累。有时,正上着课,老师突然叫某某同学的名字,说家长来看你了,可以出去一会儿。被点到名字的同学,欣喜若狂,而其他同学则一脸羡慕。

但是,母亲从未出现过。从小学开始,哪怕下雨的天气,也不见母亲来送伞。我明白,对于母亲来说,肩上的担子太重。这个家里,大大小小的活儿都要她承担。所以,母亲甚至连表达爱的时间,都很稀缺。

那年高考,其他同学的父母都放下手头的事儿,前来陪着他们。我没看到母亲的身影,尽管这是在意料中,但也有点失望。不过,转念一想,也许这样反倒轻松点。那三天,我轻松上阵,用平常心对待考试,结果竟然有点超常发挥了。

而戏剧性的一幕,却出现在考试结束时。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竟然发现,母亲正站在家长们的前面,对着走过去的我,挥着手大叫。我激动万分,小跑过去,用力抱住了母亲。

吃饭的时候,母亲才告诉我,她其实在高考前一天就来镇上了。那几天,她借住在二姨家,但不让人告诉我。母亲是觉得,她平日里很少到学校来,如果突然在考试前出现,可能反倒会造成我的心理压力,所以她选择了在一旁默默地关注。

我才知道,那几天,母亲比我还担心。一大早,母亲就躲在学校门口,看着我走进考场。每考完一场,母亲都会偷偷跟着我,看着我吃饭、休息、准备考试。直至最后一场考完,母亲再也按捺不住,于是就有了之前的那一幕。

那顿饭,吃得我眼眶泛红。我才知道,原来母亲的爱如此深沉!

吃完饭,下起了蒙蒙细雨。母亲和我撑着一把伞,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在这之前,我如同多数学子一样,盼着高考赶紧到来,苦日子赶紧结束。可当和母亲一起走在伞下时,我却突然希望,前几天的高考不过是一场梦!这么一来,我就可以继续在母亲的羽翼下,过着快乐的日子。而一旦高考结束了,我可能要远离母亲,开始另一种生活了。

那条回家的路,走得格外漫长。

那一年盛夏

文/李幸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天道轮回,四季变换,亘古不曾停歇。窗外阳光正好,透过树叶间稀疏的缝隙,投下了斑驳倒影。虽无“竹摇清影罩幽窗”的雅致,却惹人在光影流连间思绪翻涌。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曾是多少文人雅士的踌躇满志,寒窗苦读十载,只为一朝高中。自古暨今,盛夏时节,都因为高考而注定不再平常。又是一年高考,伴着夏日虫鸣的喧嚣,如期而至。媒体不厌其烦地报道着“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送考盛况,微信公众号每日重复推送着高考的相关注意事项,朋友圈毫无疑问地被各种为母校和亲友加油的消息刷屏……只有在这时,我才发现,“曾经”是个多么遥远的名词,那个在高考大军中摸爬滚打的自己,那个心无旁骛一心求学的自己,已经是再也无法企及的过去式了。

多年以后,再去看高考,无非是一群年纪相仿的人,做着同一份试卷,之后走向不同的远方。一场考试,两天时光,把三年的倾心付出定格,将曾经并肩作战的人带向四面八方,自此之后十年未遇,百年过后遗忘。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多数时候,我们背着太过沉重的包袱,认定一次失利便是万劫不复,越是如此,越容易马失前蹄。不妨一览大清朝的两份名单。前一份上,傅以渐、王式丹、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诸人的名字赫赫在目,然而这些当年的科举状元,今人知之者甚少;反倒后一份名单上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等人的大名如雷贯耳,但这些人偏偏是当年的落第秀才。还是柳永道尽千古真相:“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又是一年盛夏,一季离别。犹忆那年高考放榜时,自己盯着刺目的分数,在毒辣的日头下浑身冰凉,不曾和师友好好告别就落荒而逃。若能重回到那年盛夏,我必不问自己的前程凶吉,惟愿和挚友好好道一句珍重……

在忙碌中期待

文/边东杰

看着周围川流不息接送孩子的家长们,听着他们高谈阔论对自家孩子考上名校的期盼,想着自家女儿也面临高考的硝烟,我身不由己,也像所有高三家长一样,关注着所有有关高考的讯息。买资料、听讲座、同老师沟通、与孩子交流,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考学的目标和方向。担心孩子的身体,关注孩子的成绩,一日三餐的搭配,衣物鞋帽的冷暖,事无巨细,无不牵挂着我这位母亲的心。

在我的所有QQ群里,只有“高考”这一群里的信息频繁闪动,我知道这是每一位高三学子家长们那一颗颗期盼的心在跳动。人们不断交流着对志愿填报政策的理解,询问着各种讲座的地点,了解着每次考试孩子的成绩位次……

我家每天清晨起床的闹铃就是新的一天开始的号角,我负责一日三餐的筹划和加工,老公负责孩子的接送和各种食品的购买。女儿每天送着星星起床,又顶着繁星自习归家。看着辛苦而又乐观好学的孩子,我们只有默默地做好后勤保障。让我把Q群里的一段话献给所有高三的孩子们吧:“我相信,高考会给你们这一段努力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让扎实与平静成为最好的坚守,让复习与高效成为最美的珍惜,让责任与信念成为最有力的冲刺。相信过程,守望胜利!”让我们所有的高三家长们,共同在忙碌中期待……

又一年的高考战斗即将打响!

文/宇宙之星

又一年的高考战斗即将打响!

我的每根神经都犹如绷紧的弦,只等一声枪响,便将利箭发射。大有不成功便成仁之势。这支箭可谓"茹苦含辛""肩负重任"----它饱含着我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夜煎熬;它载着我的梦想,灿烂的前程,承着父母无限的希望、期待。真可谓是"压力山大"!

既然负以重任,压力肯定会有的。不过,经过前车的失败之鉴,这一年来我用上了十二分的努力,成功的把握我自信还是有十分的。

成功微笑着在前面向我招手。

开考的预备铃响起。同学们都陆续各就各位。

坏了!由于太紧张的原故,我竟忘了该进哪个考场?我极力使自己冷静、冷静······天!我脑子一片空白,我什么也想不起来。怎么办?怎么办??我眼前有些发黑。不!我不能黑,不能啊!我必须挺住。我极力保持着清醒,努力找回记忆。

然而,在我的努力下,思维却变得更加混乱。眼看着监考老师拿着试卷走来,我几乎要发疯了!谁快帮帮我?谁来帮帮我?谁能救救我?!我抓住监考老师的手,哭喊着,哀求着······我的腿一软,双膝着地······

猛地,一惊,竟是噩梦一场!枕巾湿漉漉的一大片。

类似这样的梦已不是一两次,主题只有一个----上学,考大学。当然,梦的结果也只有一个----同现实一样----落榜!梦醒,无不抹泪,叹息!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是什么原因,竟让我如此困惑,耿耿于怀?以至于常常从梦中哭醒。难道只是为了一纸文凭?难道是因为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而心存愧疚?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过的好,生活的快乐、幸福。盼子女能考上大学,有出息,归根到底还是那个单纯的想法----将来孩子能过的开心,幸福。我现在也算是衣食无忧,有一个疼爱我的老公,一个活波可爱的儿子,自家的小生意也算是有声有色。父母每谈及我时,也很是开怀、舒心。那么,我的忧虑说是愧对父母,岂不是借口?如今,我身处福中,为何还要对曾经的"落榜"耿耿于怀呢?我脑海中浮出了一个理由:虚荣心。或许,这个理由一直压在心底,只是我不愿去承认罢了。

好多人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有灿烂的前途,才能光宗耀祖,才能实现梦想,才能改变命运出人头地,高人一等。诚然,考大学可以改变某些人的命运,可这绝不是唯一的、绝对的一条路。我们的社会不需要高分低能的大学生,只会纸上谈兵、读死书的书呆子,纵使拿到文凭也会被现实淘汰;社会的各个岗位都需要人才,需要有志者去开创、去建设,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肯拼搏一样可以改变命运;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坚守在每一个岗位的劳动者,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赞扬。

有些落榜生,感觉好似天塌下来一样,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给你打开了另一扇窗"。人生不止上大学这一条路。天生我才必有用,行行出状元。只要你找到一条合适自己的路,同样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身的才能;同样可以让梦想飞扬,让生活多彩多姿。

要说只有上大学才能更好的学习、深造,也有些偏执。好学者不分地点、年龄,学习并非只能在学堂完成。社会就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学习不分年龄,不是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吗。

细想,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烦恼,都与自身所持的态度有关----或虚荣、或贪婪、或狭隘。李大钊言:我们应当顺应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把真正的人生都归幻灭。当生活中遇到不顺心、不如意时,何不换一种心态,换一个角度,或许心情便会豁然开朗。

曾经看过一段话:或许应该以一种拈花微笑的态度观照一切,使灰色黯淡的人生也罩上一层柔和的金光,在人生的渺小和矛盾处挖掘它的全部可爱。

境由心造。用一颗知足的、感恩的心,去感受生活,珍爱生命,生活才会快乐,幸福。

显然,我的困惑、忧虑是全然不必的,是自寻烦恼。这样想着,我的心便已释然。还不免为自己的虚荣感到羞惭。

不觉间,天已大亮。又是崭新的一天。

我用心对自己说:天亮了,晚安!

点击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