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美文摘抄-作文大全-情感美文-原创美文网

父爱的散文(精选21篇)

admin

点击全文阅读

父爱的散文(精选21篇)

父爱情深

文/暗香疏影

父爱情深

夜幕深沉,月朗星稀。今天是父亲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我捧着鲜红的毕业证书,站在父亲的遗像前,冰凉的手微微有些颤抖,:“爸,我本科毕业了。”泪水似断了线的珠子无声地从腮边滑落……

1993年八月桂花飘香的时节,我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学杂费每年5000元,对一个既无外援、经济收入又偏低的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加之哥哥还在重庆上学,父母眼前飘起了愁云。“两个孩子一年一万多,妮哥明年就毕业了,要不叫妮再等一年”,母亲犹豫了。父亲说:“哪咋行,孩子考上了,就是砸锅卖铁,拼着命也要把她供出来。”

父亲走东家,跑西家的借钱,最后还是狠着心把四头不该出栏的猪以1000元的便宜价卖掉才凑起了学费,当我拿着钱时,心沉甸甸的……因为钱的缘故,父亲只能送我到车站,为此,父亲很不安,好象做错了事的孩子,声音怯怯的说:“妮,爸爸不能亲自送你到学校啦,爸妈不在身边,你要学会照顾自己,生活上不要苦自己,钱不够,爸给你寄……”。父亲语重心长的这番话,让我心里一阵阵酸楚。列车随着长鸣的汽笛声缓缓起动了,父亲向前走了几步,风掀起了他的衣襟,吹散了他那花白的头发。我情难自禁地颤颤喊了声:“爸,回去吧。”泪水夺眶而出,列车无情地向前奔去。远远的望去,父亲还在不停地向我挥手……

十年过去了,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学的身影却还是那么清晰地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已退休的父亲为了供我们兄妹读书,搞起了家庭养殖业,养起了牛羊,三年的漫长岁月,一千个日日夜夜,披星戴月,辛苦劳作。无论是春寒料峭,烈日当空,还是秋雨潇潇,大雪纷飞,总能看到父亲忙碌的身影,他割草放羊、打扫棚圈、喂牛挤奶、剁草晒草,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短短得半年,人瘦了一圈,也就是从那年开始,父亲的背渐渐驼了……

头一年离家在外地读书,好容易盼到寒假回家过年,当我跨进家门时,人一下子就蒙了,母亲躺在床上,腿上打着石膏,见到我默然不语,眼里闪着泪光。邻居张大妈告诉我,父亲割草淋了雨,连续高烧不退,住进了医院。母亲因挤牛奶不小心,被牛踢断了腿……家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情,父亲怕影响我们的学业,一直都不写信告诉我们……看着卧床的母亲,想着病重的父亲,我潸然泪下……

为给我们筹集学费, 父母三年里没添过一件新衣服,平时从不舍得买肉和新鲜蔬菜,就连自家鸡下的蛋也要拿到市场去卖,常常 一碗白开水,一个馒头就是一餐。然而我和哥哥放假回家,父亲却又买菜,又买肉,亲自下厨。当一家人过节似的聚在一起时,父亲还会破例喝上几盅,话语频频,悠然自得,显得是那么惬意。

三年如一日,饱尝了养育儿女苦衷的父亲,凭着他那满腔的爱和勤劳的双手供我们念完了大学。1996年我毕业了,成了一名国家公务员。因为工作的需要,在父亲的鼓励下,我参加了法律专业本科自学考试。

由于过多的透支体力,父亲积劳成疾。2000年父亲因肾衰竭住进了医院。手术后的父亲脸色蜡黄,两鬓霜染,显得是那么苍老和憔悴,望着父亲,我流泪了 ,父亲慢慢抬起了手,颤颤巍巍地拭去我的泪:“妮,哭啥呢?爸没事……”我哽咽地握住父亲的手,心头一颤,父亲满手厚厚的老茧,如枯木般粗糙。这双手经历了多少风吹日晒,蕴藏了多少深深关爱。抚今忆昔,几多辛酸,几多苦涩,几多深情,几多厚爱,无一不让我由衷地敬爱父亲。掌上沧桑言父爱,泪下衣襟感慈恩。

2002年春季,父亲的病突然加重,病危的父亲在医院还惦记着我的学业,拉着我的手,声音微弱地说:“妮,快考试了,别耽误”。我强忍着泪水用力点了点头。岁月无情,亲情弥贵。我多么想让这倾注父爱的日子长久地留在身边,可病魔还是夺去了父亲的生命。

一幕幕往事,映现的是慈父的形象,那沉甸甸的学费,那点点滴滴的慈爱,那谆谆不倦的教诲,温暧着我、慰勉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习习的晚风从敞开的窗子吹了进来,带着花草的清香轻轻拂过我的脸,就像父亲那温暖的大手,又一次拭去了我面颊上的泪滴。望着照片上父亲那慈祥的面孔,忽然间,我觉得,父亲离我并不遥远,父爱情深,它悠远而又绵长,永远永远在我心中流淌……

父爱无边

文/张蕊

我的父亲,他沉默寡言,就如他给予给我的爱一样——默默无闻,我感受着世间最深沉的爱,为此,我很幸福。因为:“沧海有岸,父爱无边。”

我的父亲已在外打拼了20多年,也许家是他渴望回归的,那他回家,也是我所期待的。也因为常年在外,父亲缺席了我的童年,童年的时光要不是妈妈就是每次放学回家守在门口的小狗。甚至读到现在,他都没给我开过一次家长会,因为这样,我们之间的交流很少,我挺遗憾的。可父亲的爱,却很沉。父亲是名工程师,工地很苦,可这个苦,他吃了20年,因为他要撑这个家。母亲的腰因早年落下了病根,所以家里的经济来源,是父亲一个人。所以他给予我的爱,是物质上辛辛苦苦的支持。

父亲的爱,从不掩盖。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族里,从姐姐和我的出生,奶奶对我们姐妹俩是很讨厌的,甚至常常和妈妈作对,可父亲从来没有嫌弃和抱怨过,而是一心一意的扶持着我和姐姐的学业。

记得那时14岁,我在上初二,那一年,姐姐要考大学。那时父亲的工资并不高,还要在外租房住,一个月剩下的钱也不多。八月,姐姐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父亲很开心,姐姐的顺利开学,耗费了一笔不小的数目,人的运气总是在你低落的时候更低落。父亲所在的工地出了点问题,然后就回家了。也因为我升入了初三,要的书费比往常多了,所以交书费时我迟迟没有告诉父亲,等到班上只有四五个同学没交,老师再三嘱咐,没有交的同学尽快把钱交上。回家和父亲说了,父亲说我怎么这么没骨气。说着,便要去扛小麦卖了给我交学费,父亲径直走向院子里的粮仓,他弯腰扛起一袋五十多斤的小麦,我急忙说:“爸,我帮你吧!”可父亲严肃地说:“回屋去,外面热。”我只好乖乖地回到屋里,能做的只是为他准备一杯水,一块毛巾。父亲搬完小麦回来,已累得满头大汗,我心疼地把水抬给他。

回到学校,我觉得拿在手上的书是沉甸甸的,它承载着父亲的希望,父亲的汗水。我在那时,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爱的深沉,他的肩膀,是我们所要依靠的。

现在,父亲依旧很忙,一月回三次家都很奢侈,他的努力,他的辛苦,是为了我有一个幸福的生活。父亲的爱如山一般稳重。

父亲身上的担子一边挑着家庭,一边挑着工作,我相信很多父亲都是把爱表达到行动上,并不溢于言表,这才是我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人的一生会有结点,可父爱无边。

父爱如山

文/孟宪华

情不自禁地想起父亲,忆起父爱的点点滴滴,泪水滑下,往事仿佛就在眼前浮现。

有一年秋末,我带着一岁多的女儿回老家探亲。走时,二姐和父亲去车站送我,因为离开车还有一段时间,父亲提议我们去爬山,二姐嫌累说什么也不愿爬。我由于常年不在父亲身边,很少能陪父亲做点什么,便丢下女儿给二姐随父亲去了。

其实,我们老家哪有“山”,所谓的“山”只不过是黄河滩边的高土坡。记得小时候,我经常让父亲拉我去爬“山”,因为站在上面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宛如儿时一样,父亲依旧牵着我的手向“山”顶爬去。然而,我却再也找不到儿时那种愉悦。快到山顶时,父亲忽然笑着对我说:“我拉不了你了,我先上去了。”我怕六十多岁的父亲失足摔下来没有答应,父亲却快速越到我前面,然后回过头来对我说:“你该拉我了。”可是没等我去拉父亲,父亲却已爬到了“山”顶。

下得“山”来,在桥旁边有位下肢残疾的男青年在刻章,我看到后就刻了一枚。父亲叹道:“真是身残志坚啊!”

想到自己眼下的生活,我随口便说,自己当初要是嫁个这样的丈夫就好了,就不必饱尝分离之苦,也省得一人带孩子受苦受累。

“没出息的东西,你才吃过几天苦,难道你就不能自食其力!要知道谁也是靠不住的!”从来没有骂过我的父亲对我吼叫起来。吓得我转身就走。

如今,父亲离开我整整二十年了,忆起父亲不觉泪水滚滚而下,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父亲的骂,让我永远记住了做人要自立自强,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生活所抛弃。事实上,嫁个日夜厮守的丈夫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找到自己生存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才干。至于那次爬“山”,我想也是父亲的预谋和暗示了。

现在,父亲再也不能拉着我的手去爬“山”,但他的爱,却如山一般博大厚重,永远温暖着我,并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父爱如雪

文/辽河心源

在我心里,雪是温暖的,纯洁无瑕,平凡而伟大。

已过了小寒节气,才迟迟迎来一场像样的雪。有几次虽飘了些雪花,刚好铺白街面,可到次日阳光再现,那美丽的倩影却斑斑驳驳,直至荡然无存。少雪的冬天,总不免让人感觉单调乏味。洁白的雪浪只能于记忆的长空中翻腾,再次回想起来,温暖中竟然伴着些许惆怅。

暮色中,父亲匆匆地向校园走来。头戴深蓝色旧式棉帽,身着一套深蓝色的粗布衣服,那是父亲唯一讲究的服装了,平时舍不得穿,只有外出或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才舍得换上。通常,父亲只穿那件褪了色的旧蓝布衣,身上总散发着熟悉的柴油气息,那是父亲独特的味道。父亲短暂的一生,凭着自学来的熟练技术,曾无偿为村里的乡亲父老修理了无数次的农用四轮车。

父亲走进校园,恭敬地轻声打听他孩子的下落。还未等对方回答,站在他身后的我便兴奋地告诉他,我在这儿呢——随着心中一阵喜悦的暖流,我突然从那梦境中醒来,睁开眼,方恍然彻悟,心里满是失落和酸楚。

我一时懵懂,不知道究竟缘何做了这样的梦!便努力于脑际中思忖,回忆起父亲曾经给予我的点点滴滴。我似乎清楚了,父亲是来替我送炉柴了。而我此时此刻,正值少年,置身于温馨的校园,坐在温暖如春的教室里,读书学习。

那时,农村还没有暖气和空调,无论简陋的家中土房里,还是陈旧砖瓦结构的教室中,冬季唯一的取暖工具便是火炉。那时我们还没见过煤炭,烧炉子都需用其它炉柴,于是班主任就安排全班同学,十麻袋或二十塑料袋地从家里带来。

农村常用的炉柴,无外乎就是脱粒后的苞米瓤,即玉米芯。当年的苞米瓤大都潮湿,点起火来不愿着,不好烧;唯有围在葵花秆儿栈子里的陈年苞米瓤,干燥得彻底,才可做为上好的炉柴。小学时,我家距学校一里多地,有自行车的学生可以一天一塑料袋地将干苞米瓤带到学校,经过几周时间也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可对于像我那样没自行车的学生来讲,每天就只能步行去上学。小小年纪扛袋苞米瓤,走过那段不长不短的路也是不可能的,便只能心急火燎地指望父亲用车一趟将炉柴拉来。

在同学们看来,老师的话如同圣旨,大家生活学习在同一个班集体里,提交取暖用的炉柴,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从进入寒冷的冬季,火炉搭砌好的那天起,班主任就要求每名学生带足一定数量的炉柴。这也便成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事,估摸着怎样准备炉柴,又如何将炉柴从家搬运到学校教室。倘若看到有些同学先我将炉柴如数带到学校,我心里便油然生起羡慕和自卑来,盼着自己的任务能够尽早完成,免得老师督促。

父亲为了让我及时完成任务,不顾寒冷刺骨,到户外将干苞米瓤灌满一个个麻袋或塑料袋,用麻绳系紧。有时还掺进些小木块儿,那是比苞米瓤更优质的炉柴,既易燃又耐烧,父亲宁愿自家舍不得用。袋子灌满后,父亲就会选个晴朗的天气,用车将炉柴运到学校。

往往是在一个无风无雪的冬日里,教室内炉火正快活地呼呼燃烧。老师站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课,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忽而,外面有人轻轻地敲了敲门,同学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调转过去——当我看到是父亲时,心里的暖流便瞬间涌起;晓得父亲定是给我送炉柴来了,还不免有些满足和得意。于是,同学们不用老师发号施令,便争抢着奔出教室,仨一伙俩一串,帮忙将马车上的苞米瓤一袋袋地抬进屋内,整齐地排放在教室后边的一角。待我读初中的时候,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从家到校的距离也远了许多,上学时偶尔会用自行车后座驮去一袋炉柴;但大多时候,还是要靠父亲开四轮车一次性送齐,不仅完成班主任规定的任务量,往往父亲还要额外多带去几袋。

当我脑海中不禁回想起冬季父亲用车去学校替我送炉柴的往事时,便觉得我做此梦的由来了,而那记忆中父亲熟悉而平凡的身影,也便历历如在眼前。

还记得父亲最后一次进校园,是我在外地求学不久,也是个少雪的冬天。午休时,有同学说有人找我,我便急匆匆奔出教学楼。见是父亲,我既惊又喜。父亲,仍同往常一样,话语不多,但我仍能体会到父亲极其关切的眼神。看了我的寝室,干净整洁,温暖舒适,父亲放心地点点头。我带父亲进了校门外的小吃店,两笼屉热气腾腾的猪肉馅包子,父亲竟吃了一大部分。或许是父亲觉得剩下的几个包子扔掉可惜,但我确信父亲冒着严寒,一路奔波而至,定是累极了、饿透了。从我家到县城,须起大早坐两小时的汽车,从县城到学校,五六百里的行程,坐火车,中途还要转站。对于独自很少出远门的父亲来讲,无疑是种考验。那漫长的旅途颠簸,心急、节俭的父亲定是水米未进。

从小吃店出来,父亲便从怀里掏出热乎乎的小布包塞给我,并嘱咐了几句,转身坐上收费比较便宜的人力三轮车,奔往火车站了。短暂的相逢,对于我似乎像一场梦。手里紧紧地攥着父亲给我送来的那小包钱,我心里五味杂陈,失落而又愧疚。可想而知,父亲回到车站,要买票,要坐在嘈杂的候车室里焦急地等车,要再次经历漫长旅途的颠簸劳顿。数年以后,听母亲讲,正值家境窘困、青黄不接之时,父亲为了我应急的学杂费,寝食难安,求亲靠友,东挪西借,才得以凑齐,且为来看我,才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地把钱送到我手中。

是的,今冬少雪,那厚厚的雪迹已被岁月里的温情融化、蒸发。感恩跨越时空的奇妙梦境,让我再次重温那浓浓的父爱,如雪般纯洁无瑕;感恩在又一个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刻,让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冬季的那份亲情,如雪般温暖!

父爱母爱的无私

文/情,何以堪

直以来我都想为父亲母亲写些文字。可每次提起笔才发现自己的文字竟是如此的苍白与无力。

每次我们给自己或朋友过生日时,都是大把大把的花钱。可我们却没有想到,那些所谓的生日热闹却是我们爸妈的血汗钱啊!!我们又有多少人记得自己的父母的生日呢?纵然是记得,你又何从给他们过过呢?可我们在学校干了些什么?谈恋爱,打架整天泡吧,去超市狠很的购物……

写到这里我有在心里把自己狠很的BS了上万次!身为人子,在求学的道路上我们做了些什么啊!!每当给家人打电话时,他们总是千叮万嘱的说:"孩子在外面要吃好点。身体要紧,家里就算再没钱,也不会让你饿着动着。你要长身体,我和妈妈都是大人,没关系的"此时此刻你又是怎么样的感受呢?

我们全都欠他们的债,是无止期的债,可爸妈不需要我们为他们付出什么,他们只懂焚香拜神为子女们祈福,只懂得举起电话问长问短,只懂得准备好吃的等待我们回家 .试问今生是不是欠下了他们的情呢?这一场情债你我都无法去偿还,我们只能用心去感悟。

东大街上的父爱

文/松林花枝

小时候我跟母亲一起生活,一年与父亲相聚一次,是我最大的愿望。还记得,那时我最爱看北斗星,因为父亲就在那个方向的千里之外工作。我望着北斗星,仿佛能看到父亲向我走来,背起我走过洛河上的漫水桥,再扯着我去逛东大街。

每次父亲休探亲假回来,都会带我去隔河相望的城里玩。东关有卖压制的五香咸羊肉,两毛钱能片好大一块,用麻纸包着慢慢嚼。我喜欢站在大石桥上看行人熙熙攘攘,看瀍河水静静流淌,听父亲哼唱《北京有个金太阳》。

东大街上旧时的门窗古色古香,随风舒卷的杏黄或枣红招幌一街两行,配上鼓楼青砖青石的静默沧桑,仿佛我就是古时候随父闯荡江湖的姑娘,在闹市顾盼流连,眼睛都不够使唤。

在老城的商店里,父亲给我买手绢,丝制的,白底上绣着柔嫩的粉红梅花,四边是机锁的花瓣型齿牙,我欣欣然用了好多年。

东大街有些门面挂着花圈,我还扒着门看大人们制作各种纸花,五颜六色的真好看。父亲对我说,等他百年之后叫我给他美美地做几个。我那时不懂得什么叫“百年之后”,就答应说等过了一百年,我给你做一百个。父亲笑得前仰后合,捋着我的头发说真乖。

一年又一年,光阴荏苒,背过我的脊梁不再那么高了,我渐渐能看到他的肩膀了。那种童年的温暖渐渐模糊,漫水桥和东大街慢慢地成了回忆。从留守到独立生活再到结婚生子,我一路走得很坚强。几十年来,无论我的生活如何变化,父亲总在那个地方,直到退休才回到家乡。少年时要看父亲,我得独自坐火车北上,如今,走到老宅即可将老父看望。

不知何时,父亲满头浓密的黑发变得白花花、稀稀拉拉的。看着我啃苹果啃得香,父亲咂着没牙的嘴从厚厚的近视镜片后面瞅我。我把苹果削了皮、切成小片给他吃,他慢慢地嚼起来,塌陷的腮帮子一起一伏,就像我小时候吃五香咸羊肉那样陶醉。

后来,父亲不能吃苹果了,糖尿病限制了他的饮食。再后来,糖尿病并发症波及内脏,透析的痛苦不断折磨着他,医院成了他最害怕却又不得不去的地方。医院与东大街很近,但父亲再也没有踏入东大街半步。

三年前的清明节那天,父亲坐在沙发上睡去,睡得那样安详,心跳和呼吸都悄悄地消失了。我哭起来,这才七十年而已,离一百年还早着呢,扎纸花的手艺我还没学会,您怎么可以说话不算数啊?!您怎么可以这样说话不算数啊!

已经很长时间没去过东大街了,对于那里的每一页记忆,都刻画着父亲的痕迹,深深浅浅印在我的心间。

父爱如北斗

文/张婷

挂断电话我躺在床上,望着头顶上的天花板发呆。外面下着雨,雨水打在窗台上“滴答滴答”地响。有雨的夜晚总是让人莫名的感触,伴着雨滴洒落,有种理不清的思绪萦绕在心头。

爸爸每天给我打个电话,每次只是简单的几句“吃了没”、“累不累”、“身体好吗”、便匆匆挂断了。习惯了每天接到爸爸的电话,却从没想过主动打给他。我们每天贪婪的享受父母的关爱,却从没有想过要去感恩。这一刻,心里太多的感受只有自己能懂,有一份感动会温柔的横亘在心中。

那一年,我10岁。那是在一个炎热的下午,七月的骄阳晒得人心发慌。我拿着刚刚发的成绩单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走得很慢,真希望那条路永远没有终点。最终还是回到了家里,吃饭时爸妈问起了成绩单,我不吱声,只是小心翼翼地递了过去。妈妈非常开心的夸奖我:“99分啦,不错啊。”一旁的爸爸看了看我没有做声,仿佛已经察觉到了什么。我扒完了饭早早地上了床,却一夜无眠。虽然爸爸没有说什么,但是我知道心细的他肯定看出了我的小动作,他只是用宽容和理解保护着我,不让年幼的我留下难堪的记忆。

那一年,我14岁。为了一点小事,我和爸爸第一次有了争吵,两个人都吵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我倔强地跑出家门,第一次,我离家出走了……一个人在大街上晃,看着街上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害怕得哭了。不知过了多久,天色已渐渐黑了,街上的人群渐渐散去,只有一盏路灯孤独的立在树旁,昏暗的灯光洒在身上,映射出我孤独的影子,摆夜摊的小贩吆喝着招览顾客,冷不丁的会看我几眼,在他的眼睛里我读懂了什么叫可怜。突然,耳畔传来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冷吧,赶紧回家吧。”抬头却撞见父亲那焦急而疲倦的眼神,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看着父亲我内疚不已,殊不知我的任性害得父亲走了多少街巷,流下了多少汗水。

那一年,我22岁。我参加了湖北省的首届政法干警考试。为了更好的学习,我报了笔试培训班,一个人在武汉学习,每天起早贪黑,除了看书还是看书。但是,辛苦的不止是我一个人,陪同我的还有电话那边的父亲,怕我睡过头赶不上早班车,父亲的电话总会在6点钟准时响起。一个月的奔波没有白费,我终于以笔试第一名闯进了面试,爸爸第一时间打电话祝贺我,同时也让我继续努力,没到最后的胜利绝不能掉以轻心。面试的几天是最难熬的,因为走到了这一刻谁也不想输在最后。紧张的考试让我格外的烦躁,父亲放弃周末的休息来武汉陪我。我经常莫名其妙的发小脾气,父亲也是从不计较,反而还加倍的关心我,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不已。正是因为有父亲的陪伴,我才顺利收获胜利的果实。

忆往惜,一路上我跟随父亲的脚印向前,他为我披荆斩棘,用他那宽广的胸怀保护着我,让我在快乐中成长。

母亲给我血肉,使我成长;父亲给我骨骼,使我站立。在人生漫长的道路上,父爱如北斗,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为我照亮前行的路;父爱如一株茉莉花,即便没有沁人心扉的芳香,但却永远让我感到清新。父爱像白酒,辛辣而热烈,让我醉在其中;像咖啡,苦涩而又醇香,容易让我为之振奋;像茶,平淡而亲切,让我自然清新;像篝火,给我温暖让我感动,催我奋进。

守望

文/朱淑因

汉字真是博大精深,仅用“父爱如山”这句成语,就隆隆地推出了父亲的重量。仅用“父爱如伞”这四个字,便生动地概括出了父荫的质量。可是,在女孩的生命历程中,这把最结实的伞,这座最可靠的山,还未及女孩懂事时,便溘然长逝了。

失去父荫的女孩,便成了一颗长在路边的小草,不但低矮,而且无助……对父爱的羡慕与渴望,也就在女孩的心头疯长——就像一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其浓密的枝叶,覆盖了她从女孩到女人的全部脚步。

在女孩的忆念中,父亲只留下几个较记得住的时空片断,一如当下的蒙太奇电影艺术。其中,最开心的就是给父亲送饭。

父亲在一家名为“小上海”的饭店上班。因家里家外事务纷繁,母亲偶尔会分派女孩给忙碌的父亲送午饭。这任务对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显得十分辛苦。因为给父亲送饭的工具,是一个搪瓷的、饭菜分装的高高的立式圆形盒,盛满饭菜后约有500余克重。女孩儿人小个子矮,每次在大约七八百米的长途中,都必须保持耸肩抬臂的姿势,否则,饭盒就会和地面碰撞。

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女孩频繁地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还不时地将饭盒放在地上休息。就这样,双手还是被饭盒提手压出了一道紫红的印痕,且原本热腾腾的饭菜也变成了冷饮。尽管如此,每次一听到有送饭任务时,女孩都显得十分兴奋。因为,只要一听见女孩甜甜的叫声,在饭店里忙碌的父亲,就会赶紧抽空接过女孩手中的饭盒,擦去女孩脸上的汗珠,尔后,便很快地转身离去。再来时,父亲手中便会有一碗香喷喷的“盖浇饭”或一块热气腾腾的红枣发糕,犒劳女孩的小嘴巴。有一回,父亲还让女孩在毗邻饭店的影院看了场电影。至今,女孩不仅记得那部影片的名字叫《马兰花》,更记得女主角小兰姑娘用她美丽善良的心灵,赢得了小动物们纯真的友谊并收获了甜美的爱情。这完美的结果,在女孩的心中是父荫的象征,并长成了女孩此生做人的经纬。

可是,当年女孩那小小的脑瓜,从不明白,也不曾想过,父亲何以从来不用饭店爽口的美食,却偏要吃女孩送来的冷菜糙饭?直到父亲去世时,女孩才从吊唁父亲的同仁口中得知,父亲负责餐厅管理时,为杜绝“靠山吃山”这个不成文的行规,他以身作则,从不在饭店用餐,甚至连女孩偶尔给他送饭时消费的款项,父亲都再三谢绝同仁们给予的免费好意,坚持自己付帐且分厘不差。

身高1.78米的父亲,海拔高度是南方同时代青年人中的翘楚,再加上有些拳脚功夫,浑身上下时时透着勃勃英气,可是在女孩的记忆中,她家与邻里之间却从无纠葛。只是有一个夏日的傍晚,父亲抱着女孩坐在邻居门前的石凳上乘凉,发生了一件意外的小事。

那晚,清凉的晚风嬉闹着赶着绛红色的云朵,带着河水的湿润和岸柳的清香,在高天和地面的屋檐角及人们的衣裙边穿行。女孩一边用手不停地拨开被风吹乱遮住视线的头发,一边好奇地盯着父亲那张有梭有角的嘴巴,想知道那里面究竟有多少色彩斑斓的故事。从小到大,旁人都说女孩长得和父亲一模一样,女孩想,父亲可能在自己的脸上找到了他童年的影子,抑或是女孩当时的模样太傻,因为女孩看见,父亲浓黑眉毛下的那双大眼睛,不仅炯炯有神,还盛满了深深的笑意。这场景,是女孩对父亲的回忆中最最温暖的一抹。

突然,一阵刺耳的叫骂声,打破了这和夏夜一样安宁美妙的天伦之乐。不知何故,邻家小姑娘蛮妹冲着女孩的大姐不停地谩骂,起初,这只是让女孩在父亲的童话里感觉到一个短暂的停顿,尔后,父亲仍然不紧不慢地给女孩说故事,只是不时用眼光抑制着愤懑的大姐。可随着那叫骂声无休止的一阵高过一阵,父亲便轻轻地把女孩放在地上,随即一把将大姐拉到身前,迅速用一块手绢将她的头发捆起来后,说了声“去!”。记得只一会,蛮妹便被大姐打得大哭着逃跑了,大姐像一个得胜的将军一样,骄傲地回到父亲身边。父亲又抱起女孩,继续着那些水晶般透明美丽的故事。此刻,坐在父亲腿上的女孩,感觉自己就像坐在一座无比安全美丽的绿岛中央,幸福得像一只在茂林中快乐飞翔的小鸟。

这个仲夏的夜晚啊,不久,便浓墨重彩地融进了女孩思念父亲的长河里,汇入女孩每次受委屈的泪流中。

父亲走后的首个仲夏夜,女孩像过去一样,面向夜空,躺在露天的行军床上。不过,此刻的她,不是像有父荫时那样,兴致勃勃地去数满天的星斗,而是神情落寞地眺望着遥远的星空,伤感地回味着父亲在世时的味道。可是,无垠的夜空回应女孩的不再是一个深蓝色的天幕,而是一个黑漆漆的灭顶大锅,阴沉沉地向女孩扣下来,女孩惊悚得立即闭上眼睛,半晌也不敢睁开。但这恐怖的影像不仅没因女孩阖眼而消失,反而倍加清晰地在眼前凸显。惊出一身冷汗的女孩,这才清醒地意识到,没有父荫的女孩,她的生命天空中会衍生出三个阴森森的黑洞:一个来自天体,一个来自世俗,最幽深可怕的,还是来自女孩内心深处的这一个。

曾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每一位失去父爱的女孩,将带着永不愈合的伤口终其一生”。

打那以后,女孩便不再是夜空中快乐的追星族,她成天混迹于路边寒风中颤栗的、蔫头搭脑的野草似的孩子中,刻骨铭心地感受着灰头垢脸的草民们那无人倾听、也无人搭理的凄凉和悲苦。

上小学时,班上有一位温文尔雅且擅长跳新疆舞的同学,与女孩十分要好。有一次,女孩在她家做作业,看见了她那儒雅又慈祥的父亲,这位父亲一边双手爱抚着扑上来撒娇的女儿,一边关切地询问其学习和饮食状况。女孩感觉,这位父亲的到来,瞬间让有些阴暗狭窄的楼梯间,变得明亮又宽敞起来。可是,接踵而至的却是令女孩更揪心的、渴望父爱的辛酸,女孩只得仓促地收起作业,逃也似地离开了同学的家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女孩苦苦地期盼着,有父可依,有山可靠。这无望的守望,遮天蔽日地阴郁了女孩的生活,也注定了进入婚恋的她,收到的很可能会是一朵嗜血的毒玫瑰。

当女孩艰难地从一场让她遍体鳞伤的婚姻中走出来时,她终于领悟到这位哲人关于“每一位失去父爱的女孩,她们人生真正的悲剧是从青春期发育开始的,其恋爱婚姻多是不幸”的内涵——因为失去父爱的女孩,其潜意识中会不知不觉地把对父爱的渴望,寄予在配偶身上。这错了位的爱的希冀,太痴,也太沉,不但常人难以背负,而且更是迷惑了女孩的心智,因而即便绚丽一时,也终难完美一生。或许,这就是每一位失去父爱的女孩的——宿命。

如今,饱经沧桑的女孩,仍痴心不改。只不过,她守望的高度已降低为:有一天,能让她当面亲口叫一声父亲,能再看到一双——充满父爱的眼睛。

六月畅想

文/邹嵩

六月,是一首热情奔放的歌。夏,是大自然以她特别的匠心,精心勾勒出的一幅瑰丽画卷。走进去,你定会为她那恣意狂放的热情所迷醉。夏,让梯田绿意丛生,让山谷体现繁盛,让山村的蝉鸣吟唱出最具诗意的田园之歌。夏,美丽充实,婉约多彩;夏,热情奔放,光芒万丈。夏,是人生中最灿烂、最年轻的生命旅程。温风沥雨的夏日是抒怀不尽的诗歌,蛙鼓虫鸣的夏夜是恒古不变的旋律。

六月,是一首天真烂漫的歌。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项链,那么童年则是一颗最璀璨的明珠;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童年则是一片最美丽的绿叶;如果把记忆比作一片大海,那么童年则是一朵最动人的浪花。童年是抒情的,因为童年的思想最纯真;童年是奔放的,因为童年的心灵最自由。童年,是人生中最快乐最动听的乐章;童年,是记忆里最丰富最绚烂的色彩;童年,是生命中最纯朴最本真的品质。童年是生命的起点,也是心灵的起点,正是这一起点,支撑起整个人生。

六月,是一首绵长悠远的歌。一部《离骚》穿起千秋万代,润湿了华夏儿女的深情厚重。《诗魂》溅起顶天的浪花,《离骚》托举着沉雷般的《天问》,唇间咀嚼出艾草的芬芳。《九章》的豪放,《天问》的求索,《九歌》的光芒,一篇篇不朽的壮丽诗篇,似一道道闪电,光耀在历史的天空,写意着历史的经典。长恨当歌,唱不尽离别的愁绪;滔滔江水,淘不尽感伤的泪花。千百年来,沧海已变桑田,只是那一层层包裹的粽叶,一根根缠绕的丝线,一艘艘待发的龙舟,依然延续至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穿越时空的追忆犹如一幅画卷,亘古不变地演绎着永恒的经典。在每个艾叶飘香的端午,我们都会以一颗虔诚的心来怀想过去,祈愿美好。

六月,是一首装满梦想的歌。又一年热情似火的六月,又一度庄重严肃的高考。夹杂着几分信心与紧张,携负着几多期许与渴望,饱受寒窗的学子们,已走进高考的殿堂,把十二载的拼搏,用笔尖铧耕出命运的种子。高考,满载着沉甸甸的等待,交织着憧憬与忐忑。憧憬中蕴含着美丽的期盼和绾结,忐忑中积聚着揭晓的不安和渴望。等待是一种未知的付出,其结果无人可知,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不管结果怎样,人生必定因经历高考而增添几分厚重的质感。真诚地祝愿莘莘学子,在尚不干涸的梦中,发酵一次生命的蜕变,取走春天写下的答卷,思考夏天过虑的诗行,放飞信心,拥抱梦想。

六月,是一首恩情浩荡的歌。亲情是人间永恒的主题,父爱是人类不灭的记忆。父爱是一首歌,伴我们走过人生的四季;父爱是一杯茶,让我们学会了品味生活,获得做人的真谛;父爱是一部字典,教我们认识了正直和无私。父爱如山,绵延几万年,横亘几千里,源远流长,川流不息。那宽广的胸膛,是孩子安全的避风港;;那强劲的脊梁,支撑起家庭的希望。没有语言,甚至无须形式,父爱,只默默生成,慢慢积淀,静静流淌。

六月的歌,在新时代大潮奔涌的浪峰上唱响,颂扬着自信与豪放,并以生命的光彩昭示勤劳的神圣伟大和汗水的晶莹闪亮!

父爱如山

文/张旭

当我遇到挫折而默默流泪时,我会想起您;当我经历病痛而倍受折磨时,我会想起您;当我看到别人一家人幸福的笑容时,我也会想到您——我的爸爸。

忘却了吃饭,忘却了玩耍,但我忘不了你的模样。转眼间您又离家有半年之久,回忆起您仿佛就在眼前一般。想打电话给您但又不知说些什么,一听到您的声音我就感觉到无比亲切。

我还依稀记得那年冬天,奶奶病了,您很着急地从外地赶了回来。但还是未能见到奶奶的最后一面。一进屋您话都没说放下东西转身就跑向奶奶的墓前,回来时天已经黑了,我看到您的双眼红肿着,至今还记忆犹新。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我却始终不能理解,但那一次我却体会到了您的爱。

那年冬天我不小心扭伤了脚,到医院去拍了片子之后,医生说骨折了,需修养一段时间。那两个月里,是您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才使我好得那么快。每到三点钟您就起床做饭,等我醒来,香喷喷的饭菜已经端到了床前,当我吃得津津有味时,无意中发现你在捶腰。我一下想起您有风湿病。望着您捶腰的背影我流泪了。在晶莹的泪花中我发现您老了,您的头发变得稀少了,露出了一根根银丝。您再也没有了当年那背二百来斤的东西就像什么也没有背的那种感觉了。您老了,意味着您的负担轻了,但您现在却不感觉轻松。

望着天边的霞光,望着自由自在的小鸟,望着即将凋零的花朵,我才体会到父爱重如山。

品读父爱

文/紫槿微蓝

这天,我拿出百年散文经典,翻到了一篇朱自清的《背影》,初三时的课文。

以往记得清晰的情节,是关于高潮部分,朱自清看到了父亲穿过铁轨去买桔子,微胖的身子穿着青布棉袍努力爬上坡的样子。而我从头至尾读,现在读来,有了以往不同的理解。朱自清写这篇时,已过了二十岁的年纪,家境的衰败,父亲老境颓唐,都给文章铺下了某种基调。“一半因为丧母,一半因为赋闲在家。”初三学这篇课文,通过备注,我知道了“赋闲”是什么意思。踏入社会后,蓬草般辗转飘泊,经历每一次失业、跳槽,再失业,再跳槽,对赋闲在家的深刻内涵自然有了不一般的体会,而当初,又岂是一个坐在学校里的孩子能从备注的字面上所能知晓?朱自清用平缓、灰冷的笔调写下这篇文章,却不知道从它之后每个阅读人的心里,都会氤氲起什么样的情绪。对父辈,对自身的某种深刻反省,回望,又有所警醒、觉察。文章在落暮氛围中散发着这种苍凉、凄清,自持又温暖的馨香。谁都有父亲,相比其它亲人,唯有父亲,不是你直抒胸臆的那个,唯有父亲,不会像壶口的黄河一泻千里。因为父亲常常是那个最不会表达爱意的人。

前天的事情争涌到眼前。那天,老爸老妈为了点小事,闹起不愉快来。起战火的原因是小小的经济矛盾,但反映的却永远是两个人的心病,家族姻亲问题。第二天晚上挤出一个小时,我带上儿一起回娘家。

来到父亲所在的房间,推开门叫了声“阿爹”,只见他绷着脸,不带一丝笑容,眼光凛冽,是我小时候非常熟悉的生气的模样。换幼时,他铁石板样的脸庞,我哪有勇气把目光迎上?而今,一切却早已物是人非。我和他坐下,帮他把事情还原,掰开,一一分析,还告诉他母亲做过了头,我已经在电话里批评她了。父亲听我站在他一边,脸色渐渐有了缓和,马上像个孩子一样,向我抱怨起来。趁机我塞上一些钱,告诉他,是女婿给的,一定要收。他推托不去,受了。爹,你可知道,如果我们的童年,你也能这样敞开心扉,放下因为经济而带来的心灵重荷,那么我们的童年的心境,也许永远换了另一种色调。经过我的劝慰,父亲的情绪完全恢复了正常。母亲在厨房,因为我们的到来,脸上的不悦转眼无寻。老两口为我及时送去的宽慰和温暖而释然。小小的风波转眼逝去。

思绪拉到眼前,我看完《背影》,对儿说:“妈妈这次读了这篇文章,流眼泪了……”其实,是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想起了幼时他为我们遮挡风雨,又想起了前些天晚上回去看望他的情景。儿说:“这篇文章这么好看啊?”我把书塞到他手里,他看了起来。

当我在厨房弄炊时,他走过来,嘟着嘴:“妈妈,我还小……我看不懂,我不知道为什么作者要哭……”我告诉他,没关系,以后你慢慢会懂的。

作者淡淡几笔字里行间却蕴藏着一幅幅绵邈的画卷,父亲对孩子的爱是无怨无悔的,而为父的艰难,和发自内心护儿的赤诚,孩子又能什么时候能领会?即便当初妈妈初三时学这篇课文,也是全然没有感觉啊!

而文字却把前人的感觉虚虚实实地记录了下来,孩子你现在十岁读了,过二十年、三十年再读,你且看,那是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父爱如山

文/褚威

父亲是交通局里的一名员工,平平凡凡,普普通通,但他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父亲寡言而慎行,是一个从基层做起来的知青。他喜欢读书,在他的影响之下我也拜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史》这种比较晦涩的着作,也因如此,我才能坦然面对各种挫折。是他,教给了我怎样才能运用智慧。

父亲一直都严格要求自己,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即使工作再晚,早上也从来不睡懒觉;吃饭如有剩菜也一定要留到第二餐吃,而且必须吃完。他一共只有2件正装,其中一件已经穿了4年了,有一次在公路奠基电视台采访的时候他就穿的那件衣服,虽然外人看起来父亲西装笔挺非常帅气,但是谁知道其实那件衣服已经有了好几年的历史。他常说:“为贫者,当勤俭持家,此为清贫之贵也;若骄奢淫逸,则为豪富之贱也。”是他,教给了我什么叫朴素。

父亲是个非常喜欢走基层的人,我觉得这就是他最大的工作特点。虽然他没什么创新点子,对现代高新知识也处于学习阶段,但是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踏实。记得有一次路况出现问题,腊月的冷天,下着大雨,晚饭还没吃完他接了电话就直接去单位指挥抢修,直到凌晨2点多才回来。当时气温还不到10摄氏度,父亲到家的时候脸都冻得发青,身上没一处干的地方,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可以坚持下来,但是我当时真的深深地佩服他。是他,教给了我什么是责任。

父亲好像很少关心我的生活和学习,准确地说是确实没什么时间了解我的情况,他也不曾对我说你该怎么做、要怎么做,却用行动和人格诠释了如何做人,如何当一个男人,如何当一个顶天立地的交通人!因为他,是一个父亲。

我知道,在交通系统还有许许多多像我父亲这样的人,他们都没有赞歌,没有褒奖,都在基层努力地工作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品尝着辛酸苦辣,他们清楚,老百姓的夸奖就是最美的赞歌,一方的畅通就是最大的褒奖。

谢谢您,父亲。

父亲

文/沈逸飞

父亲节又要到了,我很想写一篇文章,以此做为礼物献给父亲。从没有为您写过什么,也没有给您说过什么感谢的话,但您对我的关心和爱意,点点滴滴都在心头,让我不会忘记。一向不善在您面前表达感情的我,今天要借着这篇文章说一句:亲爱的父亲:我永远爱您!祝父亲节快乐!祝您健康、快乐、幸福无边!

古往今来,我国不少着名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咏赞父爱的千古诗篇。可我却觉得父爱就像雪一样纯洁,透明,无私,不含任何瑕疵。父爱是人间最伟大最无私最真诚的爱,世界因为有了父爱而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父爱是一座山,父爱是一条河,父爱是一首唱不完的歌,父爱就像满天的繁星,星星点点,映照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

岁月如歌,父爱无限,就算不能陪在父亲身边,但心永远会陪伴他。谈起父亲,便有着说不尽的话语和感动。随着年轮的转换,皱纹已爬满双颊,青丝已变成了白发,我亲爱的父亲在一天天地苍老。养儿育女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的事,父亲为儿女付出了那么多,倾尽所有,从没有过怨言,无论儿女对他做过什么,他也从没有抱怨过。无论您为了我做了多少,我都没有说过一句感谢的话,都心安理得的接受着,享受着,今天我带着深深的愧疚,我说一声,父亲,谢谢您,感谢你赐予了我生命,抚育了我成长,感谢您让我得到了那么多的快乐!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做父女,我还做您最乖的女儿。您永远都是我最善良最可爱的父亲。父爱如山,父爱无价,有父亲的一天,我就是快乐的幸福的,我珍惜着这样的幸福时刻。

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孝敬父亲,祝福他健康长寿!用心去感恩,用爱去对待。那怕为父亲做一顿不是很可口的饭菜,给父亲洗一次布满老茧的双手。因为不管是母亲节,还是父亲节,每一天对于子女来说都是父母的节日。

沈逸飞写于2012.6.11。

父爱如山

文/兰琪英

谈到父爱,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朱自清先生的传世散文《背影》,正是从朱先生那神来之笔中,我读懂了父爱的点点滴滴。

那一年冬月,为给从海外回镇江探亲的侄女洗尘,家人相约在饭店聚聚,电话都催了好几次,老爸老妈才姗姗来迟。看老爸摇摇晃晃,步履维艰,以为天寒,老人行动迟缓,没放在心上。饭后,挽着父亲走在大街上,因平时匆匆,也没细细观察父亲,当阳光照在他苍老的脸上,蜡黄蜡黄的,这才感觉不对,嘱咐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几天过去了,他仍然没有去医院。打电话催他,他总怕麻烦我们,都是今天推明天,还要推到下个星期。星期六我休息,强行送他去了医院。医生一句“贫血貌”吓住了我,医生让老爸老妈先到外面等着,一脸严肃地跟我说,应该是消化道出血,不过像这么大的年纪,也不排除肿瘤的可能性。我的心一下子降到冰点,泪水夺眶而出。父亲就像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可不能就此倒下呀!

父亲住院了,温暖的病房没能融化我跌到冰点的心,一幕幕往事冲开思绪的闸门浮现在我的眼前……

父亲长期一个人在上海工作,记忆中的父亲只有春节才能回来。每次他手捧着我们满是100分的成绩单和奖状,内敛寡言的他止不住脸上露出喜色,奖励我们五彩缤纷的糖果和可爱的动物饼干。长大后我上山下乡去了农场,进了场办厂。每次出差到上海,父亲总是喜气洋洋地在食堂又买肉又买鱼。食堂的师傅笑着说:今天有客人来啦,不吃老青菜啦!在饭桌上,父亲把荤菜都夹给我,还说他天天都有得吃(父亲当时只拿几十元工资,要养一大家子人,他非常节俭,平时基本不沾荤腥,下饭都是一碗老青菜)。这次我一下子大快朵颐解了馋,父亲却又要勒紧裤腰带了,现在想来好生愧疚。农场文化生活单调,在沪期间,父亲到处打听,查询电影消息,让我一天跑几家电影院看电影,饱尝文化大餐。每次临走时,父亲又东找西寻千方百计弄来户券、工业券,买来当时奇缺的绿宝香皂、中华牙膏等紧俏生活用品(当时生活用品都凭券供应),并找来纸箱用绳子细细绑好给我带回。

后来我结婚时,正逢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物资非常匮乏,为了准备喜糖,我又来上海找父亲了。他当指挥员,指导我们跑了多家副食品商店,买到了又漂亮又经济实惠的糖果……

那一年父亲住院,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他得以康复。

岁月如梭,不经意间,父亲老了,直至去年永远离开了我们。案头留下的是他的最爱:报纸、字典、放大镜、纸和笔……

往事历历,父爱如山。

父爱如山

文/汪印潭

父亲老了,无情的岁月在额前留下纵横的沟壑,两鬓也依稀斑白。虽然我早已跨出校门参加工作为人之父,然而父亲至今没少唠叨和挂念,在父亲眼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父亲成长在特别的年代,刚念完小学,由于家庭成分不好,他被重点中学录取,又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文革”后落实政策,父亲接替祖父走上了工作岗位。此时他已过而立之年,但始终没有忘记学习,通过自学以优异成绩获得中专文凭。那时我还小,记得当父亲捧回烫金证书时,从不喝酒的他还贪喝了几杯,眼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长大后,我才真正明白了父亲泪水中包含的苦涩和艰辛。

后来我和弟弟陆续进入学堂。在我读中专的第一年,母亲患病治疗半年多离开了。家里为母亲治病欠下一大笔债务,我和弟弟面临着辍学危机。嗜烟如命的父亲毅然戒烟,强撑着这个家,让我和弟弟完成了学业。

父亲有眼疾,怕风,特别是冬天。由于他长期工作在农村,经常走村串户,每次回家总是睁不开眼睛,止不住流泪。我们觉得心痛,劝父亲买一副眼镜遮挡风沙,父亲总是说受点风没啥。我知道,为了我们读书,父亲是舍不得花钱买眼镜。我参加工作后,特地买了一副变色平光眼镜送给父亲,父亲左看看右瞧瞧如获至宝。室内暖意融融,父亲的脸上挂满了泪水……

如今我工作在县城,每次回家父亲总是讲他的人生经历,叮咛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来鞭策我们。离家时,父亲给我们捎上家乡的土特产,说着诸如路上要小心,有空常回家看看以及工作生活上的嘱托……然后依依不舍地站在门前的大柳树下,看着我们渐渐远去。此时我不敢回头看父亲,但我知道父亲在凝望着我们,就像农人守望着庄稼,希望我们在金秋,颗颗金黄饱满。

父爱深几许

文/魏涛

辞了老师的工作,我想到城市去闯闯后,我发现父亲变了,变得絮絮叨叨,变得让我一时间难以接受。

将要进城的那天,父亲边给我收拾行李边数落我:“你让我给你操心到啥时候,对象没有,工作辞了,你干成过啥事情?别人家儿子比你还小,孩子都会跑了。以前人家给你介绍对象,你当个老师,还好给你说媒。现在呢?到城里胡闯呢?!”

我越听越烦:“人是讲感情的,媳妇慢慢找,你着急啥?总不能到大街上随便拉个女的就结婚吧。事业还没成,着急成啥家呢?”“放你娘的屁!”父亲生气了,“你非要把我气死不成!”“那你有什么成就?有啥资格说我!”我脑子一热,说了犯浑的话。

父亲愣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来,低头苦笑:“唉!翅膀硬了,会龇牙了。我没本事,不配给你当爸,你爱咋咋,我不管了……”说完就走进里屋。我也怄气,索性躺在床上不出来。

过了很久,母亲回来得知情况后,劝我:“老大不小了还跟你爸怄气呢,赶紧起来。你爸不送你我送你,再不走就没车了。”我就是不起床,说:“不去了,我没啥本事,跑城里丢啥人!”僵持了很久。父亲推门进来说:“你长大了,我也说不过你,你爸没啥本事,也没资格教育你。你到外面去闯吧,没人管你。”父亲说完又进了里屋,“砰”的一声关了房门。

从来没见过父亲这样,看来这次我真的伤他心了。没什么好说的,父亲已下了“逐客令”,我只好灰溜溜地上路了。

来到车站才发现错过了进城的汽车,等了好久都没有车。母亲劝我:“要不先回,明天再走?”我执意要等,母亲一直陪我等车。很快天已全黑了。

幸好邻村张伯的儿子去城里办事开车经过车站可捎上我。当车灯一打开,我看见前面不远处的路边停着我家的那辆电动车,一旁的父亲独自蹲在墙根下抽着闷烟,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来到城里安顿好住处,我整理自己的衣物,发现大包小包的行李里面应有尽有,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还多了4条内裤、5双袜子、1条皮带以及好些年不穿的旧棉衣、旧棉裤……我苦笑:“老爸在哪里找的这些‘老古董’呀,难不成还真想把我扫地出门?”

转眼进城两个多月了,我进入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周末还做家教。秋收时节,我给父亲打电话,得知母亲已外出打工,他自己收完了地里的庄稼。听到我找到工作后,他高兴地问长问短,并嘱咐我:“找个工作不容易,你从小喜欢写作就好好干,好好发挥你的才能。你不用操心家里,在外把自己照顾好。棉裤里有一千块钱,是我包进去给你救急的,出门花钱的地方多,省着用;人活着不容易,不要站着这山看那山高,哪一行都不容易……你自己的路你自己走,要脚踏实地。不说了,电话费贵!”

父亲说话时我不断地示意赞同,等我想开口时却只能听见电话里“嘟嘟”的断线声。此时,我的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父爱

文/刘伶

爸爸是一个充满了爱的人。他对工作有一种如痴如醉的爱;对家庭有一种真挚感人的爱;对长辈有一种尊敬真诚的爱。唯独对女儿的爱,是一种感人至深的爱,随时陪伴着我、温暖着我。

记忆深处,最早的关于爸爸的爱似乎在我四岁左右。那是一个中秋节。白天,爸爸就神秘地告诉我,晚上有人要送我好东西。我缠着爸爸问:“是谁要送我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爸爸只是笑着摇头,不肯说。我在兴奋和期待中过了一个下午。晚上,全家人在屋里坐定后,爸爸终于出现了,但他却只顾吃水果。仿佛等了一个世纪后,爸爸笑着对我说:“你去走廊看看,说不定礼物已经送到了。”我疑惑地站起来,小心翼翼地打开房门,呀!走廊里放着一只好大的长颈鹿玩具,它的脖子上还挂着一袋橘子呢!我喜出望外,不停地跳着、叫着:“我有长颈鹿了,我有长颈鹿了!”“哈哈哈……”屋里的人都笑开了。我清楚的记得,爸爸笑得最开心。当时,我没有扑向玩具,而是扑进爸爸怀里。因为我知道,这一定是爸爸送的,而爸爸的怀抱好温暖。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爸爸的良苦用心。爸爸的童年是在痛苦、严厉中度过的。爸爸希望给我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给我留下一份珍贵的回忆。把他的遗憾和没有实现的东西在女儿身上得到补偿和实现。我的童年乃至生命其实是爸爸的童年和生命的延续。

人们都说,母爱是伟大的,可我要说,父爱也是伟大和神圣的。

深沉的父爱

文/田矣涵

一个星期五的傍晚,爸爸回到家,看见我躺在沙发上闭着眼睛,便过来询问我:“怎么了?困了还是?”我抬起沉重的眼皮,瞅了瞅爸爸,无力道:“不知道,反正昏昏沉沉的,想睡觉。”爸爸走过来把手放在我的额头上。“你额头好烫,会不会发烧了?”我没听错吧,爸爸的声音好像有点焦急?我胳肢窝夹着体温计,而爸爸坐在我身边。“呀,真发烧了!”爸爸拿出体温计看了看说。看着爸爸担心的表情,我心里暖暖的,向爸爸吐了吐舌头,说:“没什么啦,不就是发烧了么?没什么的,我平时也经常发烧啊,只是你那时不在而已。吃点药就好了嘛。”没想到我无心的一句话让爸爸的脸沉了下来。爸爸低着头说:“对不起,女儿,爸爸平时陪你的时间很少,你……你不会怪爸爸吧?”我咧嘴笑了笑,装作没事道:“没事啊,爸爸我不怪你,我都习惯了。”其实我是很想要爸爸陪我,可是我不能这么自私,爸爸也有他的工作,我应该学会理解他,想到这里我也低下了头。

到八点多的时候,我又量了一次体温。的确,体温降了点。爸爸看起来心情很好,想要削苹果给我吃,我摆摆手道:“没胃口,不想吃。”爸爸看了看我,“吃点吧,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我又摇摇头。爸爸拿着几种不同种类的水果进了厨房。我看着电视,被吸引住了。不一会儿厨房里传来一阵碗的碰撞声和水的叮咚声,我心里十分疑惑,爸爸到底要干什么?我猫着腰走到厨房门口,但是被爸爸高大的身影挡住了,我看不见爸爸在干什么。“唉。”我叹了口气,回到沙发上继续看电视。但是我已经很高兴了,因为我和爸爸的关系已经比以前好太多太多了。

差不多过了一刻钟,爸爸从厨房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一个盘子,我好奇地把目光从爸爸身上转移到那个盘子上,是水果拼盘!“好漂亮哦。”我赞叹着,爸爸竟然能做得这么漂亮,“看起来好有食欲哦。”爸爸溺爱地看着我,目光柔和,把盘子放在桌子上,慈爱地说:“有食欲就吃吧。”我看着爸爸,明白了,眼泪差点不争气地掉下来。爸爸原来是因为我的一句“没胃口”去做了这个看起来很有食欲的水果拼盘啊。我调皮地眨了眨眼睛,插起一块桃子肉,“爸爸,给你吃。”爸爸接过去很给面子地故意吃得很开心,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笑容,又插起了一块苹果肉,“那么我也不客气咯!”我狠狠地咬了一口,眼角有一抹不明显的晶莹泪花。“爸爸,我也爱你。”我小声地说。我看到爸爸一愣,沧桑的脸庞上浮现出了浓浓的笑意。我知道,爸爸一定听见了,我看着爸爸笑了笑。屋子里,散发着让人沉醉的浓浓温馨。

另一种父爱

文/何佳敏

天空划过一道闪电,像是窗户上的一道裂痕,墨色的天空愈发低沉,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了。

我坐在教室里,手托着头,忧愁地望着窗外的天空。“怎么回去啊?但愿我回到家后再下雨吧。”

“爸爸大概会来接我的吧,他一定知道我没带雨伞。”我勉强自我安慰道。

雨点随着清脆的下课铃从云层中纷纷落下,越跳越多,整个地面都被打得泛起了白泡,像开了一地的白莲,如鞭炮炸开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霎时间,地面上的雨滴已经汇成了江河,如同搓成的无数条麻绳,一股股地向远处流去。

“哎呀,怎么走呀?”楼道里塞满了人,充斥着各种抱怨声。我在那里呆呆地站着,目光凝重地注视着雨幕,等待着爸爸能撑着伞出现在我面前。

十分钟过去了,人都走了一半,雨势却丝毫不减。爸爸今天是怎么了,居然现在还不出现……

我实在等不下去了,我看了一眼雨帘,冲了出去,心中怀着对大雨的厌恨,当然了还有对爸爸的厌恨。不就是一场雨吗?我就不信我还回不了家。

可是,我渐渐发现我错了,跟我作对的不仅是雨,还有风。狂风挟着豆大的雨像子弹一般地打击我身上的每一寸皮肤。身上顿时就被清透了。这样也好,那就畅快地淋一回吧!身处在暴雨中的我就像掉进了大海中,鞋早已失去了作用,我艰难地在汹涌澎湃的漩涡中挣扎。

终于到家了。看到正在沙发上悠闲地看报的爸爸,我的怒气到了极点。刚准备发泄,爸爸就抢先开口说:“怎么,怪我没去接你?你这不是自己回来了吗?何必我去呢!”我刚想插话,爸爸又抢先说:“雨能下一辈子吗?我又能接你一辈子吗?大自然的风雨我能帮你阻挡,可生活的风雨却要你自己承担呀!”说完,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进了厨房。

想着爸爸的话,渐渐地,怒气没有了,转而是自己冒着风和雨跑回家的成就感。

窗外,又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天空。在这一次暴风雨中,我感受到了另一种父爱。

父爱

文/朱蓉蓉

父爱是躲在云层里偷看我们的阳光,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也感到温暖如春。

父亲不经常在家,在外地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却毫无怨言;当我们做事将要放弃时,他总是在家门口抽着烟,让我们感到的是坚强;当我们犯错误时,父亲狠心地给我两巴掌而又默默不语;当我遇到困难时,父亲会在旁边鼓励我……

一次晚自习后,老师布置让我们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我回家后,翻遍了我的全部作文也翻不到一点线索,在旁边看着我写作文的父亲也急了,他带着手电筒给我借书去了。他把书借回来,我随便翻看了一眼,就把书扔在地上发火道:“这本书不符合题目要求。”于是父亲又出去了。我和妈妈在家等了很长时间,父亲才回来,我刚想发火,可是我看见父亲的腿在流血。妈妈问道:“你怎么啦?”父亲回答:“我没有事,刚才去隔壁村借书,不小心被狗咬了,所以回来晚了。”

我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这不就是我一直寻找的父爱吗?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种爱,有母爱、朋友之间的爱……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一定能发现很多的爱。

爱如珍珠

文/王李瀛

岁月如歌,平淡松散却又华丽紧凑,如果我们能够偶尔放慢奔跑的脚步,去仔细观察体会,就会发现成长路上一直有一些美好的感情和事物陪伴着我们。像是阳光下的风信子碎屑那样温暖柔软,会带上花瓣的脉络,融进心里,成为心室壁上精美的花纹。

那是静谧的仲夏傍晚,我和爸爸兴冲冲地拆着一箱葡萄。闻着沁人心脾的果香,我很想知道它们是不是我想的那样,又大又圆,点缀着翠绿欲滴的嫩叶。

可是打开箱子后,我大失所望。因为时间放得久了,许多葡萄已经坏掉,紫色的汁液流到箱底。或许是因为不指望吃到葡萄,我没有去给在厨房中忙碌着摘捡的父亲帮忙,一个人坐在沙发上,脑中充满着杂乱的思绪。

直到墙壁上投射出另一个身影,我回过头,看见爸爸端着一碗葡萄,盛在沾着水珠的青瓷碗中,再诱人不过。“吃吧,没有全坏,有些可好得很呢,我都吃过了。”他把碗放在我面前转身出了门。

轻握一颗葡萄,剥开皮放在嘴中,我感受着葡萄丝丝缕缕的香甜弥漫在我的舌尖,像蜂蜜,像糖浆,美妙的滋味让我的味蕾仿佛在跳舞……

拿着仅剩下两颗葡萄的青瓷碗,我走进厨房洗手。一开灯,却看见打开的箱子里放着一串串坏掉的葡萄,有一串的位置空出来,就是我方才享用的美味。

爸爸并没有吃,他全给了我。

望着碗中的葡萄,我想我明白了它们为何那样好看,因为它们像极了珍珠。没有钻石璀璨,没有水晶耀眼,但当你用久了才会发现,钻石太坚硬,水晶又易碎,只有温润的珍珠,才能美好如初。就像这份父爱,过境的风,枯荣的草,都不能使它磨灭,他会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这份父爱,像珍珠一样缄默不语,但珍贵始终如一。

这份父爱,像夏夜巨大的星空,覆盖着大地,却温柔得无声无息。

点击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