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美文摘抄-作文大全-情感美文-原创美文网

主人的文章(精选22篇)

admin

点击全文阅读

主人的文章(精选22篇)

成长的足迹

文/蓝蓝

那天,送儿子去辅导班。好不容易找到上课的地方,教室里已经坐满了来上课的学生。学生大多是县城来的,很少有外地的。儿子必须住宿,我们把行李放在老师安排的宿舍,一个三层楼的农家小院。宿舍干净,10多张床,现在还没有别人住宿,只有儿子一个人。儿子说,住这里挺好的。真的,住在农家主人的小园里,我们也放心了。

中午, 儿子来电话:那家就他一个人住宿,主人嫌麻烦。没办法,他也搬走了,自己找了离他们学校很远的一家宾馆,每晚10块钱。我问儿子:你怎么不找近点的地方住啊?儿子说:其他的地方都不熟悉。

7点多了,应该放学了。很放心不下儿子,一个人在外,没有熟人,能行吗?一遍遍的打电话给儿子,但是都没有回音。于是,心神不定。也许,是和同学出去玩了吧?外面嘈杂,没听见?

10点多了,又一次次的拨电话。还是没有回音。心里那个急啊。是不是去网吧了?

赶紧打开电脑,登上qq。灰色头像。给儿子留言:你在哪里?怎么不接电话?回话!!!!!!

我在旅馆看电影呢。宾馆有电脑,大顶的。《让子弹飞》,作业,白天没看懂。

我反复的叮嘱儿子,那是在家嘱咐了无数遍的话。这回,儿子乖乖的答应着。

秋雨中的早晨,格外寒冷。孩子啊,没有雨伞,没有御寒的衣服,还要挤公交车跑那么远,怎么受的了啊?

儿子孤独的站在风雨中,苦苦等候?

终于,等到儿子的电话:他给主人说了说,已经搬回教室对面的房间住了。

雨中,儿子拖着行李,挤上公交车,孤独前行的身影在脑中回旋……

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成熟,渐渐地独立。不必过多地为他们操心。

留给过去一个背影吧

也许我见过你,而你却没见过我。

我只是一只野猫,我也只是一只野猫。

我是我们家五个中最小的一个,我没老二的柔软,老三的洁白,老四的金黄,更没老大的魁梧——我是瘦小与麻烦的代名词。

活到最后的却是我。

忍不住抖了抖杂乱的黑毛,我好冷,好困。

这可不行,我扒了扒耳朵,清醒点!

你这煤球,你没有死亡的权利······

没有归宿,亦没有目标。

我低着头,就这样机械的往前走。

嗒…嗒…嗒…

一步,接着一步。

不过单纯的想离开这个安葬我全家的地方。

为什么这么难!

我亲爱的,一个接着一个,

笑着,开始没有终点的旅行。

这一次,终于到我了吗…

实在有些不甘心呢~

喧嚣的世界不知什么时候沉寂下来,

路灯洒下温暖的光,

为这黑白的世界带来别样的色彩。

我的目光失去了焦距,

“妈妈,你怎么在这?你们…”

妈妈躺着,四兄弟靠着她挤成一团,“啊呀呀,五弟你快来!妈妈要讲故事咯~”

说着让出一块地方给我。

我歪着脑袋,不确定这是真实还是梦。

身子却不由自主的接近。

妈妈爱讲故事,过去她每天给我们讲一个故事,

讲啊讲,一直讲,

一直讲到失踪那天都没讲完。

妈妈说,她与她的小主人只相处了四个季节。

“就这四个变换,我能记一辈子。”她说。

她说,他的小主人很温柔,一笑,脸上就漾起酒窝,她如天使般美丽,恬静,完美。

妈咪说,不知道为什么,小主人的脸和她的毛一样白。

“她非常喜欢设计衣服,她有很多漂亮的衣服,每天却只穿蓝白相间的衣服。”妈妈一直不解。

小主人住的地方似乎不让养猫,但妈妈还是每天能见到小主人。她会赶她的父母出去,然后抱着她,抚摸着她,教她识字或其他乱七八糟,天马行空的东西。比如KFC啦,电玩城啦,一些她或去过或没去过的地方。

“你能听懂的,将来你也会见到的。嗯,要从小教起,长大了才有出息。”她信心十足地说。

有时小主人神神秘秘地拿出她画的服装设计图给妈妈看,“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哦,我交给你了,去藏好,将来有用的。”

妈妈衔着图纸小心得放到床底下,闹得小主人哭笑不得······

唔,讲到第几个故事啦?

365天,妈妈给我们讲了365个故事,然后就不见了。

“将来你们要把这故事延续下去啊。”妈妈说,“你们自己的故事。”

妈妈放心,我们将故事进行下去了。

终于,到我写了。

这第488个故事——我写的第13个故事。

这个都市,大多数时候很吵。

但当天空变成似我般颜色的时候会安静许多,就像现在一样。

戏闹声随着故事的结束渐渐消弭。

一步,接着一步,走吧。

正走着,强烈的光忽然打在我身上,

我愣愣的瞪着光源,黄光填满我的眼睛,

巨大的轰鸣声填满我的耳朵。

我眼前一黑,疼痛一点点蔓延到四肢百骸。

在陌生的地方忽然我惊醒,

感觉身子暖暖的,疼痛早已不翼而飞。

我茫然四顾,发不出一丁点儿声音。

地面像水又像透明的玻璃。没有潮湿的感觉,也不会沉溺,却清澈无比。

随着我的走动,地面扬起一圈圈波纹,很美,很单调。

妈妈、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将我包围。

我有些欣喜,我们终于又在一起了吗。

老大:“不是的,你所见只是我们的思念体,不过我们有些话想对你说。”

老二:“在黑暗的隧道中行走,必有光明的尽头在等待,黑暗无法吞噬光明,光明亦无法吸纳黑暗,但两者往往相依相存。有光的地方必然有影子,并不是每只猫都是好猫,也不意味着高大的人类中就没有善类。以后机灵些哦~”

老三:“我们野猫生而为生存,但你很特别,你和***一样,长得漂亮,是我们的宝贝,你可以找一个主人,它该不会辜负你。”

老四:“真是不好意思,话都让他们三个说了,我也没什么可给你的,就教你如何捕猎吧。”

我与大家碰了碰鼻子,感觉一股力量正在我身子里苏醒。

周槽骤然一暗,我似乎闪烁到了一个极暗的空间——却是令我喜悦——这才是我该归属的地方,无人可见的,黑暗的,肮脏的角落。

我所见的一切都很模糊,试着动了动身子,感到腰部一阵钻心的疼痛。我保持趴着不动,我感到我的血液凝固,浑身冰凉。

只有脖子有些温暖。令我惊讶,不知是谁为我围上了围巾,在这寂静的冬日想办法保护这脆弱的生命。

我想: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的,为什么总有一死?无论渺小如吾辈,或高大如正主宰这个世界的生物。

我一动不动,等待着。或者说,恐惧着。

或许我错了。

之所以这个世界伤到我,是因为这个世界公平到冷血,从来没有那个生物特别,大家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得坚强,我觉得我能做到,尽管到了我这地步,也不该无所谓,放下一切一走了之。

不过首先,我得活下去才行。

我艰难的驱使冰冷僵硬的四肢,向前走去。

拥有信念,不依靠别人活下去,这就是坚强,我所认为的坚强。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国色天香飘长空

文/朱秀成

花红花绿,月圆花好。人逢喜事都要献上一束鲜花表示祝贺,亲朋好友生日满月布置场景,特别是祝寿都得用上很多鲜花盆景,青年恋爱送上一支玫瑰表示情投意合、恩爱永久。如此说来无人不喜欢花,鲜花人人爱。

花的种类数以千万计,每逢春夏季节,田埂、河坝到处是多种无名小花,红红绿绿、姹紫一片。自古以来人们庭院栽长的有十大名花:即牡丹、芍药、月季、荷花、菊花、君子兰、兰花、梅花、茶花、桂花。其中牡丹被誉为国花,它国色天香,花型硕大艳丽芳香,凡有牡丹之处,人们无不走近驻足观赏。旧社会,牡丹的栽植很少,只有地主老财的家园略有一二,广大劳动人民由于生活所迫哪有心绪养花,更无力购买花种。如今江洲岛市已步入 “强富美高”的小康社会,挨家挨户新建的别墅,小院中都栽种多种花草,牡丹也日渐增多。

近一二十年以来,我市庭院牡丹之王应数王春棠、张家春两户人家了。二老都住在三茅街道新胜五组,王春棠曾成功举办多次牡丹诗会,每次近百人参加,每年出一期诗刊。张家春家的庭院以粉色牡丹最为著名,伴有芍药等品种,他写的牡丹诗也是顶呱呱。

近年来八桥齐家村王敬成医生家,曾花巨资建有全市享有盛名的牡丹园。宅基地前后约有一亩地,都种上了牡丹,品种达几十种之多。前几年曾去过几次,至今念念不忘:

王府牡丹放霞光敬成丹院盖江洲,碧绿鲜红不胜收。硕放逢春香似海,游人不绝乐悠悠。

本人退休后不爱围城之乐,并汇编诗稿文集,赋作牡丹诗近百,其中曾写道:牡丹鲜艳各争优,电视电台几放播。花香门第融翰墨,家兴业旺度春秋。

我屋堂前西侧悬挂 《牡丹园图》一幅,系洛阳牡丹学院院长所画。东侧是西安李华书法家所写“芳华满庭”,每当闲暇,我即默默欣赏,自娱自乐。本人酷爱牡丹,情如子孙。每逢春来发芽生叶至开花,我每日旦夕都陪伴在它身旁,微风吹来枝叶摇曳仿佛对主人说:谢谢主人施肥、浇水,辛劳管理,马上就要开花给主人答谢欣赏了。

近年来,由于肥伤致几株已逝,内心甚痛。我爱牡丹,每年放花时都要邀请诗朋好友作画、写诗以求一乐,近20年来,每年都写一篇牡丹之文,多数都能见报。如今我已八十又六,眼不明、手不灵、脚不便,今后再写已是力不从心,有所难为,但我爱牡丹依然痴心不改。

请客

文/符小丰

请客在若干年前是件十分郑重的事情,它是主客双方关系的一种体现,但现在这种元素已淡化了许多。

之前请客细细想起应该是平淡生活中一朵别有滋味的浪花,当时除大型红白喜事外,一般的请客都是在自家屋里进行。先是定下时间与主角,再琢磨该请些什么人来作陪,然后还根据自己袋中钞票来计划酒菜,即不能丢了面子,又最好控制在合适的开支费用以内。虽然如此劳心费神,但却乐此不疲,因为有些客是非请不可,否则会影响一个人在亲朋好友中的形象,会引起别人对其人品的评议。

正式请客那天,主人早早去市场按照已定的菜谱采购材料,当时物质贫乏,大伙都不太富裕,酒一般以散酒零打的为主,如果哪家执意买上几瓶原装白酒,那就更显得客人的珍贵与东家的热情了。

菜料进了厨房,厅堂上的八仙桌或大圆桌台上开始摆放出瓜子,经济好些的人家还会放些点心,这时如有哪个馋嘴的孩子趁着长辈不留意偷吃桌上给客人的零食,必定会受到大人的嗔怪,但这时大人的语气是慈爱的。

在等待客人期间,主人们会在厨房里忙着洗涤食材和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碗盏刀俎声不时从厨房内传出,令人产生无限的食欲遐想。

快到饭点时分,客人们三三两两或独自或结伴纷纷赴宴,于是一般是男主人出现在厅堂陪着客人,一边倒茶递烟,一边聊天说笑,如遇见客人间不认识的还不忘相互介绍引见一番,气氛融洽和谐。有些平日里关系不错走得较近的,也会提早些时间过来,到后直接下厨房与主人聊上几句,道声辛苦,甚至还有的会上前搭个手帮干个活,主人自然会笑着将其推到厅堂去嗑着瓜子喝着茶,等待开席。

那个年代不像现在这样讲究所谓的养生,鱼肉就是大伙心中美食佳肴的代名词了。面对搬上的满桌大鱼大肉,内心压抑许久的欲望冲动瞬间让人热血沸腾,喜形于色,但虽如此,开初动筷礼节客套依旧是必不可少的。后来慢慢喝开了,特别是东家头三巡酒后,大伙少了束缚,你敬我一杯我回你一盅,称兄道弟,声音也大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既有陈年烂谷的老皇历,也有新出炉的故事见闻,就连往日有些什么误解不爽也可以随酒而去,和好如初。酒席上大家透露出那份毫无修饰的纯朴和真诚,即使偶尔争议几句也含着浓浓的友情。主人这时在旁更加殷勤,倒酒劝酒,谈天说地,主客两欢。一席下来,如有几位喝过了头,东倒西歪被朋友搀扶而去就更叫好客的主人开心了。

酒足饭饱后,客人会再坐聊一会然后才起身告辞,离开时绝忘记不了向主人说些叨扰了之类的致谢语,主人总是笑着回答客气客气,不成敬意,招呼不周,多多海涵,有空来玩的复语。客人散后,主人家才开始收拾碗筷,打扫卫生,一场宴席才算落幕结束。

光阴荏苒,随着生活节奏的变迁,现在这样的场景已很少再有了。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请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件较为随意的事情。饭点一到,相约酒店一坐,举杯畅谈,场面看似热火朝天,但却不及在家里那般安逸,总觉得这是在别处。如此,请客既少了存在感,也少了仪式感。

虔诚迎年

文/陶根阳

五十春秋早虚度,百半人生悟年迟。

住进城里年头越多,我越发觉得与年之间隔了一道无形的墙,如同置身于钢筋水泥包围中,只听见夜深人言语,不知是谁起五更一般苦恼。且不说平时家住对门人不识,就连逢年过节,相互都不串门,更何况过年还听不到那喜庆悦耳的鞭炮声!

城里人的年,就是一个时光节点,就是多了一个可以自由休息与游玩的长假,从没有倾城而出的盛大欢庆。那么,水荡人又怎样过年呢?

小时候,我有幸常听几位邻居老人围坐一处谈古论今讲故事。至今,我的脑海里还留存“先打头”水荡人过年的记忆碎片。

确切地说,从喝腊八粥开始盼年,到腊月二十四“掸尘”忙年,这仅仅是水荡人家唱响的喜迎新年前奏曲。水荡人迎新年,是从年三十的“辞先”开始的。等烧过纸、祭过祖后,人们才能贴门对、贴喜纸。在印刷品对联问世之前,不少人家都要请村里书法比较好的“先生”撰写对联。当下,在外做生意、腰包鼓起来的老板,格外重视过年贴门对,请人写对联时,都要带上一两包上好的香烟答谢“先生”。记忆中,过了腊月二十四,老家的“薛老先生”就越发忙碌了。“薛老先生”不是教书先生,可他字写得龙飞凤舞、力透纸背,而且能依据乡邻的家境和需求,因人而异撰写对联内容,所以登门求他写门对的人络绎不绝,成为大潭湾过年的一个特有文化符号。

华灯初放时分,水荡人迎新年的重头戏浓情上演。

一家人欢天喜地团坐一桌,吃团圆饭,喝压岁酒。此情此景,其乐融融。

吃完团圆饭,男主人便开始做大年初一早上开门迎年的相关准备。女主人一刻不闲,先搓好大年初一的“早茶”——大圆子,再找出孩子们的新衣新帽新鞋子。安顿他们上床睡觉时,拿出用红纸包好的糖果、糕点之类,放到宝宝的枕头底下,把进入腊月就训导的过年禁忌又重复了一遍。叮嘱他们,天亮时听到爆竹声响,不准乱说话,自己吃些糖、果子之类,这一年全家人的日子就会甜甜蜜蜜。等孩子们睡着了,女主人就将所有人的新鞋子底面朝上放在床头,让大人小孩睡得一夜香甜无噩梦。等忙完这些,女主人就将家里角角落落再打扫一遍,一是要将旧年的晦气全部扫出大门外,二是因为新年第一天不作兴动扫帚,以免扫走全年的鸿运和财气。

“结灶”的时刻到了,女主人端上煮好的小圆子敬菩萨,祈祷他“老人家”保佑新年风调雨顺、家人幸福安康。此时,男主人也将点燃的火盆端到堂屋里,等女主人收拾完锅碗,放好用来“压锅”的生圆子后,就跑到外面燃放小鞭,一年一度的“守岁”就此拉开序幕。

参加“守岁”的,都是家里的成年男子。水荡人为何在这天寒地冻的除夕夜不上床睡觉?也许是人们为了图吉庆,怕夜里睡觉做噩梦;也许是院中正燃着斗香,家里点着蜡烛,水荡人家几乎住的是草屋、睡的是草铺,家前屋后又都堆着柴草,男人守夜或是为了防火免灾;也许是难舍流逝的岁月,父子兄弟围坐在火盆旁,喝着茶,嗑着香葵,回顾过往的得失成败,畅谈来年的生计打算。可这种世代相传、令人费解的“关目”,至今没有人能说出精准的答案。

火盆烈焰舞动,屋里温暖如春。三更天刚过,外面的鞭炮声渐渐地轰响起来。男主人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赶快叫一同“守岁”的老少爷们上床去睡“元宝觉”,自己则拿出一挂短鞭,点上一支烟或一炷香,神情严肃地打开主屋大门,小心翼翼地点燃鞭炮捻子,猛一挥手,将“开门鞭”抛入院中。只听得一阵“噼噼啪啪”的清脆声响,庭院里簇簇火星飞溅,缕缕青烟腾地而起,幸福的家门在这新年的第一个黎明中顺畅打开,一场喜迎新年的神圣而庄重的庆典正式启动了。男主人就像掌控这一年之中最为盛大的庆典司仪,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闪亮登场了。

喜庆的鞭炮声中,男主人从家里捧出一份“钱量”、一对“拜烛”和三张“黄元”。他点亮了一对红烛,焚烧着钱量和黄元,然后伫立院中认真地整理衣冠,双手合十,虔诚地对空鞠躬行礼。

我曾就此事问过许多老人,其中也包括我的父亲,此时此刻祭拜的是何方神圣。父亲他们回答说不清楚,还说“心到神知”就行。我从父辈们含糊回答问题的神情中,似乎读懂了这“关目”的内涵与外延。无需多问,这是上代传下代的规矩,存在即合理。试想,在那刀耕火种的岁月,靠天吃饭、朝不保夕的祖辈们,在困境中就需要用神话作为精神支撑。他们祭拜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水荡人捧着一颗敬畏而感恩的心,借助某种仪式,拜谢天地的恩赐,祷告神灵庇护天下苍生,祈求新年风调雨顺,渴望过上幸福的生活。

想到此,我似乎明白,水荡人之所以这样做,不单是为了过一个丰衣足食的年,而且要把自己的梦想演变为虔诚至极的跪迎仪式。你看,男主人已拿出用红纸包裹起来的柴把子,在火盆上点燃了。他用熊熊燃烧的火把,依次照亮了自家的堂屋、房间乃至庭院和厨房,照亮了生活的角角落落,目的就是驱赶邪恶霉运,祈求新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等做完这些“关目”,他又乐哈哈地给家人端上一碗红糖茶或果子茶,寓意新年生活的幸福甜蜜。家里若有新婚不久的儿子、儿媳,他还要特意准备枣子茶,祝愿小夫妻早生小娇儿,家里再添新人口,自己早抱大孙子。

大年初一,水荡里的女人是不下厨做饭的。除早上煮圆子外,一家人中午和晚上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熟饭熟菜。一年之中,妇人只有过年这天是享福的,而男主人也只是这一天掌勺当厨。究其原因,还是跟过年的习俗有关。因为旧社会的妇人没有地位,是不能参加拜神祭祖的。试想,平日里不做饭的男人下厨后,能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迎接新年的压轴戏,就是敬菩萨。男主人煮好了大圆子,点亮一对大红烛,敬上三炷香,盛好三碗“圆子茶”,端到家神柜的中央,摆上三双红筷子,然后作揖拜请,祈求诸位菩萨享用。不一会,男主人就搬出长长的鞭炮和一捆爆竹,兴冲冲地来到院中燃放。

爆竹声声辞旧岁,笑语盈盈迎新春。从这时候起,此起彼伏的爆竹与踩街舞龙的喜庆锣鼓遥相呼应、声声唱和,芦荡水乡一派欢腾,洋溢着喜庆、欢乐、祥和的新春气息。

当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的时候,大人们欢欢喜喜地领着孩子,去给宗亲长辈、亲戚邻居拜年……每当想起这些温馨感人的画面,我就会为之动容。什么时候,我带领家人重返故里,与乡亲们一起,像我们的父辈那样,以水荡人特有的虔诚,用极富厚重感的“关目”,去迎新纳福,将神圣而庄重的迎年盛庆得以世世代代传承……

脚底人生

文/张峰

1

主人给脚买了一双非常漂亮也非常昂贵的名牌鞋子。可是,鞋子太小,脚穿不进去。主人对脚说:事关我的形象,形象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穿不进去你也得穿。

脚只好霸蛮穿了进去,脚只迈了一小步,就痛得钻心。脚说:你这样做,实在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小鞋就是小鞋,哪怕是多么名贵的鞋子,也是夹脚的小鞋。

2

主人见脚不情愿穿这双漂亮的名牌新鞋,就跟脚做思想工作说:你知道吗,这双鞋子是身价不菲的名牌,穿上去很显派的,好多脚想穿都穿不上呢。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脚心里说:跟了你这么个虚荣的主,花钱买罪受,活该。

3

脚是有觉悟讲大局的,穿着小鞋走了一天的路,虽然步履蹒跚,浑身也打满了血泡,可它毕竟咬牙坚持下来了。

夜里休息的时候,主人对脚说:看起来主观愿望的力量是无穷的嘛。对你这种不太自觉的主,就是要严格要求,否则一事无成。

脚欲哭无泪。

4

主人继续让脚穿着小鞋出门,脚上的血泡烂了,每走一步都痛得钻心。

主人一边抹着消炎药,一边对脚说:为有牺牲多壮志嘛,娇生惯养,养尊处优,舍不得吃苦,是永远也干不成大事的。

5

脚拗不过主人,穿着小鞋奔波了一个星期,原来打血泡溃烂的地方结了痂;脚趾尖也不那么痛了。脚似乎慢慢适应了小鞋逼仄的环境,不再像当初那样怨声载道了。

主人说:这就对了嘛,要服从大局,本位主义思想是要不得的。

6

这天主人来到了沙滩上,见别人赤足在沙滩上玩得兴高采烈,主人也来了兴致,把脚从名牌小鞋里解放出来。主人对脚说:今天放你的假,这回你高兴了吧?

没想到脚却充满幽怨地说:主人啊,我宁愿回到那憋屈的鞋子里去,你难道不知道吗,让牢笼里的囚徒欣赏牢笼外的自由,那可是最残忍的刑罚啊!

7

后来风尚变了,世人流行穿宽松的大鞋子。主人决定把那双名牌小鞋扔了,换双时髦的大鞋子。

被挤得比原来小了一圈的脚说:求你别换了,主人,我现在觉得自己已经越来越不能离开这双鞋子了。

山坡是主人是客

文/唐泽洋

猴年的正月十四,五家人分乘3部车,又到了顶效老街背面的椅子山脚,逐座坟墓为逝去的亲人亮灯。

这是一年一度必须举行的祭祀活动之一,在这一片现已规划的墓区,既有我唐氏老祖祖的双坟,又有我去世24年的母亲、去世14年的父亲,还有我的胞姐、堂兄、内侄……时间,真是一味冲淡一切的稀释剂,年复一年,对亲人的思念渐趋理性,如潮的眼泪已如东逝的流水,从咆哮、奔涌、缓流,至细弱、干枯。为父母恭敬地点了香烛后,坐在坟旁的大石上,环视四周的土坡、山峦、树木、河流,似乎一成未变,山自高大水自流,树仍挺拔坡自斜,而我,自小牵着父母的双手,为祖父母亮灯、挂青,大有一瞬间,昔日的小儿已年过半百,轮到我呼儿抱孙为仙逝的老人们上坟了。

于是乎,右手两指间夹着的香烟,一下惊恐得掉下地:在这无限的大自然里,山坡等自然界物体才是主人,而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时间的历史长河里,仅仅是匆匆的过客……

在我的直系亲属中,一九六五年,年仅十四岁的胞姐——小长弟,因害白血病而被病魔夺去了如花的青春年华,我和妹妹小满长大成人后,寨中老人往往会在我们背后议论:这俩姊妹,长得差他们的长弟姐太远了。令人惋惜的是,乡亲们也仅能描述长弟姐的刍形:一根油亮粗大的独辫子在腰际拖着,皮肤白白净净,对寨邻老幼都嘴甜地打招呼,成天背着弟弟帮父母勤快地做家务……遗憾的是,长弟姐未留下一帧那怕是劣质的黑白照片,我们对她的怀念仅凭一些零碎的记忆去幻想、构思,组合她短暂的一生。

一生命苦、瘦弱慈祥的母亲,在她含辛茹苦地带大我和妹妹后,于一九九二年因心脏病过世。谢世时,好强的母亲年仅六十岁。迄今,我们难予想象,体重从未超过一百斤,贫苦瘦小的母亲,是如何哺养从小营养不足的我们兄妹,又带大孙子的。母亲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一身土布衣服哪怕洗得发白,一年四季总是干干净净;头发用一个丝网盘在脑后挽个发髻,哪怕用木梳沾清水,一天到晚总是一丝不乱般光光生生。与同寨的妇女显得很不一样,虽瘦小,但却打眼。

老实憨厚的父亲是二○○二年十月离世的,八十八岁的高龄,一百四十多斤的身坯,结实得如头牯牛。有时高兴,要我陪他喝酒,两爷崽干了两瓶,我都舌头打卷、眼神迷茫了,他还高声喊再干一瓶!并埋怨母亲舍不得我去当兵,否则,就不会文皱皱般软弱,缺乏男子汉顶天立地的气魄!年轻时,曾经给国民党区长当过警卫员的父亲,会熟练精准使用两把二十响手枪;解放后,又贩云鼠(免子)、贩牛到云南、广西,来往奔波,赚取那可怜的血汗钱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儿女读书的费用。父亲是无疾而终的,平静得没能留给儿女一句话,只是,在清理遗物时,才发现父亲枕下压着一把磨得锃亮的牛角刀!

就这样,母亲、父亲先后十年离我而去。如今,我已在县城工作了三十余年。没有了父母的抚慰,失去了故乡的愁绪,成了精神上名副其实的孤儿——融不进城市,回不去故乡,便成了一只在城郊荒野间迷茫无措的野狼,一只唯能暗处舔伤、仰头失声的孤狼……

在母亲坟墓前的大石包上,我吸了大半包香烟。不知不觉间,夕阳隐退,夜幕降临,亮灯的人群亦断断续续地离去,只有沿山的坟包前,还有残存的香烛、灯笼里的蜡烛还在闪着红火,似一个电压不足的偏僻乡村那样静穆,那样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有人说,乡村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城市是商人种出来的,此言极是。

我一边低下头下山,一边还不时停下来,回望一下父母的坟堂。父母是孤独的,在那似乎一成不变的山坡杂草中;父母又是热闹的,邻居有那么多亲朋旧友朝夕相伴;作为独儿的我,是不孝的,一年仅有那亮灯、挂青的点滴时间陪父母默默相对,静静交流。我想,世上若真的有灵的话,那父母一定会像俩老在世那样,一定会并排站在老屋前,踮起脚后跟,依依不舍地倾情注视着他们的儿女的……

年过半百,该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了,撇开“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重大哲学问题,仅就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减轻人生的缺憾呢?就普通的一介书生而言,一个人的一生,不外乎低头夹尾在天地间匆匆一刹那而已,至于时间长短,我们无法把握,仅仅是一位匆忙火急的过客而已。农村人爱说:一样生来百样死。知生不知死。今夜将袜子脱了,不知明早能够穿上不,还要另说等等,这些话,虽直白浅显,但要言不繁,道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无奈,真情与残酷,侥幸与铁律。

于是,敬畏天地、自然、父母,珍爱生命、友情、爱情,传承桥梁、纽带、渡船的神圣天职,无疑是我们每个世间凡人该做和该思考的重大命题了。

山坡是主人是客。其实,对于世间平头百姓而言,天、地、自然万物,它们才是这宇宙的真正主人,我们除了敬畏、仰视、沉思外,还想怎么样呢?又能怎么样呢……

门和树

文/小豆丁

一个小山丘上,坐落着一栋崭新的大别墅,别墅前有一棵刚种下的小树。

这栋别墅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扇设计精巧、装饰华丽的大门。镀金的钢条雕刻成三角宝坠,顶端雕刻着两条形象逼真的龙,争夺着法阵中的大球。球的上方悬挂着雕琢细腻的王冠。阳光下,整扇大门金光四射,夺人眼球。

所有来访宾客都对这扇门赞不绝口,别墅主人对它格外珍视,每天都会将它擦得一尘不染。为此,门很得意。

有一天,门以傲慢的目光瞥了一眼门前的小树,说:“小子,你看我多酷,你是多么不起眼!我的地位多高!还天天有人来帮我打理。而你呢?‘杂草’一棵!”小树毫不理会,只是埋着头继续吸收养分,努力向上生长。

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门已变得锈迹斑斑,往日的风采早已被人忘却。小树在风雨的洗礼中长成了参天大树。

终于有一天,主人再也无法忍受破败的大门,决定将它拆去。临别前,大树告诉唉声叹气的门:

“依赖他人得来的表面的光鲜,终究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唯有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可靠的!”

那是爱的泪

泪水,有着感情,喜悦,悲伤,激动……我仍记得那一次……

记得那一天,妈妈从早到晚都是在唠叨我,不是这,就是那,我听得都不耐烦了,便扔下一句“我出去玩。”来到了小区里散步。走着走着,我发现原来郁闷的心,已经舒服许多了。这时,我被前面的一幕吸引住了,不禁停下了脚步。因为在那前面,正有一只大狗与一只小狗,虽然它们都被主人用绳子牵着,但是,也阻挡不了我那怕狗的心理。这时,它们主人的身边来了一个人,他或许是狗的主人的朋友吧,他那朋友不知对他说了些什么,便伸手要去摸摸狗。那只大狗正在绕着他的朋友嗅来嗅去,狗的主人的朋友也一边躲着。“坐下!”我隐隐约约地听到了那位叔叔对那只大狗发出的命令,只见那只狗乖乖地原地就坐。叔叔的朋友想把小狗抱起来玩玩,可是,当他的手刚摸到小狗的狗毛时,大狗便对叔叔的朋友吠起来,吓得他马上缩手。我这才时发现,原来,小狗是大狗的孩子。大狗一直都紧紧地盯着叔叔的朋友,从它那目光里,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我马上飞奔回家,一进门就投入了妈妈的怀里。妈妈搂着我,说:“妈妈不再这样唠叨了……”“不,妈妈,是我不对,您是为我好的……”我的泪水马上涌了出来,妈妈的眼角也湿湿的,泪水滴在了我的脖子上,凉凉的,却有着爱的味道。

天下有哪个妈妈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又有哪个妈妈不愿自己的孩子好?妈妈的唠叨就是爱,妈妈用着最平凡的方式来爱着我们。

“世上只有妈妈好……”在那一个小小的动作上,在那一句短短的问候里,在那一个小小的行动中……而那次,妈妈的爱藏在了唠叨里,而它又成了泪水,流入了我的心田。那是,爱的泪。

客厅茶座

文/张晓琴

终于下定决心,将客厅闲置的一些家具打包送给了乡下的朋友,空出来不大的地方,刚好放上一张圆桌、两把椅子。就这样,一方简易的茶座初现雏形。搬来一盆绿萝,在书架里随手拿了本书,端茶杯坐下来,惬意地欣赏着窗外风景。

映入眼帘的是洋澜湖。鄂州市素有“百湖之市”美誉,作为城中湖,洋澜湖无疑是特别的一个,它犹如一颗露珠点缀在鄂州“三叶碧荷”形状的版图上。我所在的小区有幸坐拥这颗明珠的一束光芒,穿小区而过的水波盘卧成一方池塘,池塘的上空间隔立着两座约20余米长的木吊桥,桥的四面有树、有花、有楼房,“小桥、流水、人家”形容这里刚刚好。

阴天,路面上鲜有人出行。我看见一只江鹭挥舞着翅膀,从远处飞来。它在湖面上巡游一圈后,帅气地收好“飞行装置”,停留在吊桥的一端,傲视湖面。倏然,鸟儿一声长鸣,一个炫酷的俯冲,就在我以为它要与湖中的自己握手时,它却来了个180度反转,径直飞走了,消失在高楼林立处。

云低,天暗。是雨要来了吧?四周开始躁动。潜伏的鱼儿跃出,刚刚还很平静的湖面荡漾起层层水花。花儿很快又合拢,掩盖了鱼的踪迹。大风来了,花与叶子挣脱了树的束缚,争先恐后地覆盖在桥身或漂浮在湖面上。吊桥轻微晃动着,诚惶诚恐般承载着花与叶子的这份厚爱。

一只泰迪狗孤单地在桥边徘徊,它弄丢了主人。它盲猜主人在对岸,可是它还没有学会独自过桥,只能歇斯底里地呼喊,希望主人能应声而来。可它实在是太小了,声音也很微弱。好在风这个忠实的信徒,在空气中传递着它脆生生的信号,也带来主人一声熟悉的呼唤。小狗欢快地蹦

着,竟昂起头,勇敢地循着声音小心翼翼过了桥。

雨,终究没有下下来,窗外又恢复了宁静。桥不晃了,树也直挺着。

我喊来儿子看风景,他来时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我瞟了一眼书名是《哈姆雷特》,莎士比亚那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脑海中跳出来。我想起很多年前,抱着提高英文水平的美好期许,看过由此书改编的英文电影,拼命想学会片中经典的英文歌曲。我饶有兴致地和儿子谈及往事,他会心地笑着,也主动和我谈起一些关于读书的见解。

突然发现,当你舍弃些什么的时候,反而能腾出些空间换一种生活方式,就像这横空出世的客厅茶座,能在家里预留一块乐土,偶尔让生活节奏慢下来,看看风景,喝喝茶,谈谈心,心里的幸福感反而会提升。

客厅茶座,在静谧中升华。

做情绪的主人,是成全自己最好的方式

文/哲学君·七七

网上有个话题讨论度颇高: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看到一个回答深入人心:即便内心波涛汹涌,表面也能云淡风轻,低谷时能调整好自己,高处时也能坚守好本心。

如果用四个字总结,大抵就是:管理情绪。

不知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和朋友相处时,别人对自己的生活指手画脚,我们会为了维持关系保持微笑,可回到家面对父母的一句唠叨却忍不住大发雷霆;

工作压力大时,又遇上客户处处刁难,只好忍气吞声,可回到家亲人的一句关心却让自己心情莫名烦躁;

因琐事忧心时,即便他人挑战底线,也会保持自身的修养,可回到家孩子的一声啼哭却让自己火冒三丈。

有段话道出了成年人最真实的样子:

“我们总是对陌生人毕恭毕敬,对家里人满腹抱怨。所有的耐心和宽容,都给了他人,最差的情绪和最糟糕的一面,却留给了最亲的人。”

最大的怒火发泄在最关心自己的人身上,最伤人的话说给最爱自己的人听,变成多少人的后悔和遗憾。

殊不知,每一次发火,都是在拉开与家人的距离;每一份怒气,都是刻在家人身上的伤痕。

这世间,没有谁理所当然包容我们的坏脾气。

遇事不责备,平常多宽恕,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

随着年岁渐增,越发觉得:内心的平静,其实也是生活给每个人最珍贵的馈赠。

有句话说得好: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我们行走于人世间,终究要明白:人不是靠心情活着,而是靠心态活着。

一条路走不通时,就换另一条路走,一件事想不明白时,就换个心态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一件事的结果,那么不妨改变自己的心态。

人生最好的活法便是:不生闷气,放过自己;放平心态,保持淡然。

有人曾说:“一个心地善良、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

什么是不伤人?

不会因为一时情绪涌上心头就伤及无辜,这是对自身行为的持戒。

什么是不自伤?

不会因为一个过不去的坎儿就堵在心里,这是对心绪杂念的持戒。

伴随年龄增长的,不只有阅历,还应该有控制情绪的能力。做人冷静,做事理智,管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戒掉冲动,放下抱怨,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才能让生活多一点风平浪静。

管理情绪,是成年人的功课,做情绪的主人,便是成全自己最好的方式。

山中飘雪

文/霞映澄塘

一朵朵雪花,携着一个新冬并不寒冷的温度,在山间飞舞。那是天空和大地之间开出的洁白花朵,也是大山和草木在冬日相遇的小精灵。最先落下的那一朵,还没来得及对它轻轻一声问候,便悄然隐身于茫茫之中。

群山浩荡连绵,在这一场初雪里,由明亮的深蓝化为一片灰茫茫的山村背景,显得更加沉寂无声,透出一种坚定不移的写意风骨。

雪终究是让素日繁忙的农事搁浅下来。摘山茱萸的人们手中的篮子,山中采药人手中的镢头,砍柴人手中的斧子都被静悄悄的挂在了门后。人们心中一边叹着,这雪耽误事儿,又一边感激着雪,终于可以停下来歇歇了!

屋内生起火来,木柴噼噼啪啪地响着,炉盖上摆了一圈花生或栗子,等烤熟了,再煮一壶金银花或是现采的竹叶尖或茅根茶来,剥栗子,喝茶。

山里,家家户户的门,白天都是敞开着,只有天黑了才关上,雪花便斜斜地飘到屋里短暂地做会儿客。雪天里,狗和猫也会跟着主人串串门,串了一家又一家。串门的人来了,头上肩上鞋上披了一层白,连猫狗身上也顶了一层白。主人赶快起身替来者拍拍雪,让个位子坐下。不多一会儿,又有人来了,主人再起身找个椅子去。往往火炉旁挤得已经没有位子了,最先来串门的那个人赶紧找个借口有事起身出门,其实是给后来者让个位子呢!热情的主人不停地到屋外抱柴火,往炉里添柴,让屋里时刻暖烘烘的。

不去串门的人,在屋里也不会闲着,剥玉米、刮桔梗、捏山茱萸的皮儿、劈柴可都是活呢!孩子们永远都是不知忧虑的,雪地里疯跑,雪落进脖子里化了也不会知道呢!

有人站在雪里,眼前纷纷扬扬的雪使她想起了李白的诗“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狂醉的天仙揉碎了满天的白云,一把把撒向天地之间,多么确切豪放的比喻和联想啊,诗仙总归是诗仙。

山中飘扬的雪,和大观园中的那场雪应该是一样的洁白。不同的是,大观园中的女儿怀着一颗诗心,在芦雪庵中即景联诗,让那场雪变得风雅净美。尤喜黛玉和薛宝琴的对句写雪“没帚山僧扫,埋琴稚子挑”,黛玉说深深的白雪淹没了山中寺庙僧人的扫帚,宝琴便对,小孩子挑的瑶琴也被雪埋住了琴梢。二人再对“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这两句有美妙的旋律感。此美妙的句子必该出自玲珑的冰雪女儿心。白雪无暇,却不得久长,伟大的曹雪芹,最终让一场红楼女儿梦消失在一场白茫茫的大雪里,供后人去寻踪和仰望。

李白的雪、大观园的雪都已落幕,山中的雪仍在翩翩而落。飞掠过每一个屋顶每一个树梢,每一片麦田和河流,飞掠过你的发梢和睫毛,都会留下纯净的足迹和印记。雪花簌簌,天地一片洁白。远远的雪径上,走来一位老人,风雪挑肩亦无所怨。因为所有的人们都知道,雪,是冬的使者,待冬去春来严寒过后,仍是山花烂漫,清风白云,岁月山河。

给你一个故事,希望它能够为你带来好运

给你一个故事,希望你能喜欢这个故事并希望它能为你带来好运。

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街时,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当场被撞死,他的导盲犬为了守卫主人,也一起惨死在车轮底下。

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门前。

一个天使拦住他俩,为难地说:“对不起,现在天堂只剩下一个名额,你们两个中必须有一个去地狱。”

主人一听,连忙问:“我的狗又不知道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能不能让我来决定谁去天堂呢?”

天使鄙视地看了这个主人一样,皱起了眉头,她想了想,说:“很抱歉,先生,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你们要通过比赛决定由谁上天堂。”

主人失望地问:“哦,什么比赛呢?”

天使说:“这个比赛很简单,就是赛跑,从这里跑到天堂的大门,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就可以上天堂。不过,你也别担心,因为你已经死了,所以不再是瞎子,而且灵魂的速度跟肉体无关,越单纯善良的人速度越快。”

主人想了想,同意了。

天使让主人和狗准备好,就宣布赛跑开始。她满心以为主人为了进天堂,会拼命往前奔,谁知道主人一点也不忙,慢吞吞地往前走着。更令天使吃惊的是,那条导盲犬也没有奔跑,它配合着主人的步调在旁边慢慢跟着,一步都不肯离开主人。天使恍然大悟:原来,多年来这条导盲犬已经养成了习惯,永远跟着主人行动,在主人的前方守护着他。可恶的主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他只要在天堂门口叫他的狗停下就可以了。

天使看着这条忠心耿耿的狗,心里很难过,她大声对狗说:“你已经为主人献出了生命,现在,你这个主人不再是瞎子,你也不用领着他走路了,你快跑进天堂吧!”

可是,无论是主人还是他的狗,都像是没有听到天使的话一样,仍然慢吞吞地地往前走,好像在街上散步似的。

果然,离终点还有几步的时候,主人发出一声口令,狗听话地坐下了,天使用鄙视的眼神看着主人。

这时,主人笑了,他扭过头对天使说:“我终于把我的狗送到天堂了,我最担心的就是它根本不想上天堂,只想跟我在一起……所以我才想帮它决定,请你照顾好它。”

天使愣住了。

主人留恋地看着自己的狗,又说:“能够用比赛的方式决定真是太好了,只要我再让它往前走几步,它就可以上天堂了。不过它陪伴了我那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着它,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会儿。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希望永远看着它走下去。不过天堂到了,那才是它该去的地方,请你照顾好它。”

说完这些话,主人向狗发出了前进的命令,就在狗到达终点的一刹那,主人像一片羽毛似的落向了地狱的方向。他的狗见了,急忙掉转头,追着主人狂奔。满心懊悔的天使张开翅膀追过去,想要抓住导盲犬,不过那是世界上最纯洁善良的灵魂,速度远比天堂所有的天使都快。

所以导盲犬又跟主人在一起了,即使是在地狱,导盲犬也永远守护着它的主人。

天使久久地站在那里,喃喃说道:“我一开始就错了,这两个灵魂是一体的,他们不能分开……”

最后,我要说:这个世界上,真相只有一个,可是在不同人眼中,却会看出不同的是非曲直。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人看待事物,都不可能站在绝对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而是或多或少地戴上有色眼镜,用自己的经验、好恶和道德标准来进行评判,结果就是——我们看到了假象。

"友谊的幸福之一,是知道了可以向谁倾吐秘密。"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是因为有人在默默的祝福你,因为你也爱你身边的一些人。如果你总说太忙,不能将这封信转寄出去,老是说:"改天再寄。"你将永远都不会去做这件事的。所以,不要找借口,静心的看看这篇古老印度来的故事,然后决定为你的朋友们作一些事,从传寄这封信开始。当你说:"你是我的好朋友"时,请认真的说出来。当你道歉时请看着对方的眼睛。

洗手间里的晚宴

有一位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一片破旧平房中的一间。她是单亲母亲,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每天她早早帮主人收拾完毕,然后返回自己的家。主人也曾留她住下,却总是被她拒绝。因为她是女佣,她非常自卑。

那天主人要请很多客人吃饭。客人们个个光彩照人。主人对女佣说,今天您能不能辛苦一点儿晚一些回家。女佣说当然可以,不过我儿子见不到我会害怕的。主人说,那您把他也带过来吧。女佣急匆匆回家,拉了自己的儿子往主人家赶去。儿子问,我们要去哪里?女佣说,带你参加一个晚宴。四岁的儿子,并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一位佣人。

女佣有些不安。到处都是客人,她儿子无处可藏。她不想的让儿子破坏聚会的快乐气氛。更不想让年幼的儿子知道主人和佣人的区别,富有和贫穷的区别。后来她把儿子关进了主人的洗手间。

主人的豪宅有两个洗手间,一个主人用,一个客人用。她看看儿子,指指洗手间里的马桶。这是单独给你准备的房间,她说,这是一个凳子。然后她再指指大理石的洗漱台,这是一张桌子。她从怀里掏出两根香肠,放进一个盘子里。这是属于你的,母亲说,现在晚宴开始了。盘子是从主人的厨房里拿来的。香肠是她在回家的路上买的,她已经很久没有给自己的儿子买过香肠了。女佣说这些时,努力抑制着泪水。

男孩在贫困中长大,他从没见过这么豪华的房子,更没有见过洗手间。他不认识抽水马桶,不认识漂亮的大理石洗漱台。他闻着洗涤液和香皂的香气,幸福得不能自拔。他坐在地上,将盘子放在马桶盖上。他盯着盘子里的香肠和面包,为自己唱起快乐的歌。

晚宴开始的时候,主人突然想起女佣的儿子。他去厨房问女佣,女佣说她也不知道,也许是跑出去玩了吧。主人看女佣躲闪着的目光,就在房子里静静地寻找。终于,他顺着歌声找到了洗手间里的男孩。

那时男孩正将一块香肠放进嘴里。他楞住了,他问,你躲在这里干什么?男孩说,我是来这里参加晚宴的,现在我正在吃晚餐。他问,你知道你是在什么地方吗?男孩说,我当然知道,这是晚宴的主人单独为我准备的房间。他说,是***妈这样告诉你的吧?男孩说,是的,其实不用妈妈说,我也知道,晚宴的主人一定会为我准备最好的房间。不过,男孩指了指盘子里的香肠,我希望能有个人陪我吃这些东西。主人的鼻子有些发酸,用不着再问,他已经明白了眼前的一切。

他默默走回餐桌前,对所有的客人说,对不起,今天我不能陪你们共进晚餐了,我得陪一位特殊的客人。然后,他从餐桌上端走两个盘子。他来到洗手间的门口,礼貌地敲门。得到男孩的允许后,他推开门,把两个盘子放到马桶盖上。他说,这么好的房间,当然不能让你一个人独享,我们将一起共进晚餐。那天他和男孩聊了很多。他让男孩坚信,洗手间是整栋房子里最好的房间。他们在洗手间里吃了很多东西,唱了很多歌。不断有客人敲门进来,他们向主人和男孩问好,他们递给男孩美味的苹果汁和烤成金黄的美食。他们露出夸张和羡慕的表情,后来他们干脆一起挤到小小的洗手间里,给男孩唱起了歌。每个人都很认真,没有一个人认为这是一场闹剧。

多年后男孩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公司,有了附带两个洗手间的房子。他步入上流社会,成为富人。每年他都拿出很大一笔钱救助一些穷人,可是他从不举行捐赠仪式,更不让那些穷人知道他的名字。

有朋友问及理由,他说,我始终记得许多年前,有一天,有一位富人,有很多人,小心地维系了一个四岁男孩的自尊。

内苑深处有人家

文/李生海

近几年在西安很多驴友中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长安休闲何处去,内苑深处有人家。”说的就是长安区沿山一带许多风景优美的农村中,有农民自办的农家乐,其中尤以内苑附近为最。在长安内苑吃过一次农家乐饭菜,是迄今为止我们享受过最好的一次。

一日,闲来无事,一行五人开车去秦岭登山,返回时在内苑拐进了一个农家乐。见有客人到来,看样子有四十岁出头的男主人熟练地引导司机停好车,热情地把我们让进院子。女主人笑盈盈地沏茶让座,他们的两个孩子也乐呵呵地摆放桌椅,一家人发自内心的真诚和热情令人感动。

这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三合院。大门朝北,前、后、左三面各有三间两层楼房,右边是与邻家的界墙,中间有一个约五六十平方米的院子,上面罩了一张硕大的黑色防晒网,白天可摆放餐桌,晚上还能当舞厅。临街底层是主人的卧室,后面三间隔作餐厅,左侧分别是厨房、储藏室和洗漱间;二楼全部为客房,还有供客人娱乐的棋牌室。不多的房屋、有限的空间,经过精心装潢修饰,倒也别有一番景象,体现了主人的精明和独具匠心。

主人准备饭菜时,我们被安排在二楼一个房间休息。这个约20平方米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屋内凉爽宜人。大约过了个把小时,主人敲门请我们吃饭,当时另外两张桌子也坐满了客人。只见桌上整整齐齐的摆了四盘菜:一盘凉调干灰菜、一盘炒土豆丝、一盘凉拌豇豆角、一盘炒豆芽,盘子都很大,菜也装得很满,每样菜都别具特色。主食是煎饼和包谷糁稀饭,女主人别出心裁地在煎饼里加了少许韭菜,使一张普通的煎饼色香味俱全。托一张热乎乎的煎饼,卷上干灰菜和土豆丝,送进口中,其香无比、其味独特。吃着这平平常常的农家菜,喝一口稀稠适宜的包谷糁,那个爽劲真让人难忘。一位同事忍不住说:“太香了,从来都没吃过这么可口的农家饭。”其他人也都边吃边连连点头。

我们边吃边与主人闲聊。女主人非常健谈,说起自己办农家乐的事,就像开了闸的水,滔滔不绝。原来她曾当过的姐,在西安开了8年出租车,也算是一位见多识广的西安人。2002年9月长安撤县设区之后,沿山公路的开通促进了旅游业迅速发展,给这里的群众带来了商机。不顾家人的反对,她于2003年毅然卖掉了出租车,回村办起了农家乐。她拿出15万元积蓄,在家盖了一院楼房,按当时最流行的款式将里外装饰一新,添置了空调、彩电、厨具及桌椅家什,办起了全村第一个农家乐。她精明能干又肯吃苦,还有在城里生活的经验,了解都市人的需求。在饭菜原料上,她坚持用本地出产的家常菜、野菜,口味上尽量迎合城里人的习惯,一桌普普通通的农家饭,让她打造的十分精致,加上诚实守信、服务热情,让客人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很多客人都成了她家的回头客。生意好到她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动员跑运输的丈夫回家帮着搞采购和招揽客人。后来客人越来越多,她又叫来自己的妹妹和妹夫帮忙打理,旺季时还要在村里雇几个帮工。看到她家的农家乐办得如此红火兴旺,村里相继办起了多家农家乐,生意都不错。如今,这个村的农家乐已经形成规模,并且远近闻名。

问她办农家乐与开出租车哪个更划算?女主人毫不犹豫地说当然办农家乐划算。她说,一是党的政策好,让咱农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长安现在各方面都蓬勃发展,又给咱农民带来了商机;二是咱长安沿山一带风景优美,历来就是旅游胜地,现在喜欢外出旅游的人多了,客源不成问题,农家乐的前景非常好;三是农家乐用料大多就地取材,成本低,即使需要进城采购,交通也很便利;四是自打办了农家乐,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和和睦睦、亲亲热热,家也更像个家了。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临别时,主人一家送我们上车离开,走了老远还不停地招手。我们一行人都嚷嚷着下次再来还要选这家。虽然没记住这家主人的姓名,但是如果再次前往,我一定能找到这一家。

有一种离去是这样

文/墨魂承影

夕阳将逝,铺落一地残红。我说不清,为什么今天的红色如此刺眼,呼吸着燃烧的空气,只觉得心被无名窒息着,每一次跳动都很艰难。

一只白色的小狗蹒跚地向他的主人走去--我不确定是否可以用"走"开形容它在物理空间上的移动,或许用"挪"更合适些吧。它几乎站不稳,走两步摔一跤,然后站起来,再走两步,再摔倒……单调而痛苦地循环着。终于,它挪到主人跟前了,就在主人脚边。主人坐着,啃着玉米棒,它趴着。它的喉咙动了两下,嘴里歇斯底里地喘出两口粗气。

"它是不是要吐?"旁边不知道谁喊了一句。

"砰",小狗被踢飞了二米远。主人说:"爬一边吐去!"

当我办完事回来的时候,发现一群人正围成一圈,不知打在干什么。过去一看,圆心是一条白色的小狗,他的嘴埋在一棵绿色的扫帚下,嘴边是一小团黑色的东西。它已躺在地上,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

有人说:"这狗是中毒了,肯定是吃了有毒的东西!"

又有人说:"小德,给你的狗打一针吧,再迟就救不过来了。"

"嗨,一个狗,打什么针,死就死了吧!"

这是狗的主人,小德说的话。对于这个每天为生计而挣扎的老实农民,我真的一下子懵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是的,我能说什么呢?

旁边一个小孩子,看着躺在地上的小白狗,"哇"一声哭了出来。伴着小孩子的哭声,人群散去了。

我抬头看看西山的太阳,它已把最后一丝光芒隐去。没有月亮,没有星星,什么也没有,只有一群蚊虫飞向了那小小的白色的尸体。

春联

文/李云门

春节与别的节日有许多不同,其中之一就是要贴春联。

当然也有不贴的,那是因为家里有老人去世,子女按照规矩戴孝三年,三年中不能穿红挂绿,也不贴春联。所以,正月里穿过大街,能一眼看出哪一家正在戴孝。正是这一点,使得家家户户都忘不了贴春联。因为一家人活得好好的,不愿让人误以为家里死了人。

据说,春联的流行始自明朝。明朝以前,有挂桃符的记载,过年时要“新桃换旧符”,但春联即使有人贴,也没成为普遍习俗。朱元璋得了天下,过年时就想好好庆祝一番。我猜想,他大概还有另一层用意:想看看天下的百姓是否真的听从他的号令,是否真的热爱他的大明帝国。为此,他下令让各家各户都在门上张贴红色对联,上面写上庆贺的词语。试想,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刚刚从改朝换代的血泊里胆战心惊地走过来,谁敢不以此表示归顺呢?因此,旨令一下,人们就自觉地贴;几年之后,春联就普遍流行,而且很快成为习俗,成为文化。所谓传统,其实多是这样形成的。

在我的故乡,春联有几种不同的形式:门口正上方的门额上,贴正方菱形的“福”字。窗户上方,影壁的正中,也贴这种“福”字。“福”字下面横的门框上贴的是“横批”。门的竖框上贴“框对”。门扇上贴“门对”。“门对”一般是四个字或五个字,因为字数太多了,字就不够大,不好看。“框对”一般是七个字或更多;“横批”一般是四个字。在门的上框,还要贴过门钱,那是用软纸剪成的,有漂亮的图案,微风一吹,随风飘动,平添几分生气。

至于春联的内容,20世纪5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大概都能记得那些比较经典的旧春联,比如:“向阳门第春常在,和睦人家喜气多”“天增五谷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梅开五福,竹兆三多”等等。历代诗词中那些名句,内容喜庆的,也常被写成对联。

沿大街一路走去,看各家各户的对联,可以看到主人的文化品位,还可以获得许多信息。如果大门上贴的是“积善之家庆有余”之类,主人一般善良敦厚。如果大门上贴的是“东壁图书府,西厢翰墨林”,主人即使不是书香门第,也一定向往书香。如果贴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主人自然是非要出人头地不可的。不过,温柔敦厚之家,一般不允许子弟如此张扬。所以,那样的句子只能写在日记里,而不能贴到大门上。

一碗肉汤泡馍

文/马小江

28年前,我在当时的临潼县徐阳中学上学,它位于临潼县的最西北边,因为地理位置因素,当时在校的学生并不多,办校条件也很差。

我家距学校有30多里路,而且全是沙石路,过往的公交车很少,因此每周只能回家一次,周日返校时带上一周的干粮。学生在校一日三餐都是啃干蒸馍。像我这种家境不太好的也不少,每每到了周四,把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吃完了,就只有喝白开水,啃干蒸馍。学校门口就是街道,至于每周能到街道食堂吃上一两顿的学生,那简直是凤毛麟角。

那个时候,学生娃们肚子里没有多少油水,偶尔吃上一次带油水的饭菜就成了在校时的一种奢望。高考前一周的一天晚上,天气很热,学校下了晚自习之后,我的朋友谢升虎从后排悄悄走到我跟前小声说:“一会儿还要熬夜看书,咱俩等会儿出去想办法吃点东西。”我只是“嗯”了一声,因为囊中羞涩,说话也没底气。待到教室里熄灯后,我俩趁着黑灯瞎火,在教室的桌子兜里搜集了七八块儿干得咬不动的馍块。这都是同学平时不想吃了扔在桌兜里的。当时那样做也是碍于面子,怕同学看见笑话。

拿到馍后,我跟谢升虎快速向校外街道十字北边一家小饭馆走去。路上他给我说,那是他的一个熟人开的饭馆,每天这个时候都煮肉,这会儿也该熟了,咱去他那儿让他给咱光用煮过肉的汤把这些干馍块儿浇一下就行了。一提起肉汤,我好久都没沾过荤腥的胃似乎一下子张大了许多。

到了那家饭馆,主人是一个30多岁的大胖小伙儿,把煮好的肉捞出来放到了一个大瓷盆里,肉汤还在锅里翻滚着,香气弥漫在整个饭馆里。升虎说:“哥,给我俩把这些干馍块用肉汤浇一下。”主人很热情,拿出两个大老碗吩咐我俩把馍掰好,他还特意在馍上面撒了一些白天没用完的葱末和香菜,弄好后,叫升虎端了出来。我俩在上面又加了些油泼辣子,顿时,香气扑鼻而来,还没开口吃,我就咽了好几次口水。

我俩一边吃,一边夸主人煮肉的好手艺。主人在一旁自豪地笑着,抽着烟,跟我俩拉拉话。临走的时候,升虎塞给主人4毛钱,并说了些感激的话。

出了饭馆,我舔着油油的嘴唇,打着饱嗝,不停地回味着刚才那碗肉汤泡馍的香味,生怕它从我的记忆中消失。

柴门虚掩

文/春雷

这世上最柔软的门,一定是柴门吧。旧时村庄里,柴门处处可见。柴门取材简单,从房前房后的树上砍下几根树枝来,选一些规整点的,用铁丝拧,钉子钉,就成了。

柴门挡不住人的目光。透过柴门,可以看得见院内悠闲逡巡的鸡,昂着头踱步的鹅,蹒跚的懒散的鸭,当然,一定会看得到一条狗戒备的眼神。

柴门挡的,是那些鸡鸭鹅们。不挡狗,狗在主人家的地位,要比其它家畜、家禽要高。因为狗要帮着看家护院,有时主人出门还会当个随从,客串保镖的角色。

鸡有时是挡不住的,扑棱起翅膀就飞到柴门上立着,犹豫一下,然后落到外面去。对鸡来说,柴门外的世界很精彩。但鸡一般走不远,在附近刨土觅虫吃。主人喂食时,在院子里“咕咕咕”一唤,这些鸡立马就涌到柴门边,拼着命想从缝隙里挤进去。

柴门挡不住院内的景色。春天时一树粉红的桃花或杏花,夏天榴花似火,秋天呢,柿子树上挂着“红灯笼”,墙上缀着一串红辣椒,几簇金黄的玉米。冬天素净一些,但有时也会有雪人坐在院子里,歪戴草帽,朝着人傻呵呵地笑。

柴门通常是虚掩着的,透露着乡下人的热情。不像城里的铁门,有猫眼,只许主人看来人,不许来人看主人,对人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拒人千里之外的神情。过路人想进院子,轻轻推开门就是了,不需要敲门,柴门旁卧着的狗,会立刻站起来,用“汪汪”和你打招呼,并通报屋内的主人。主人迎出来,不等你说明来意,就大门大嗓地问:渴了,饿了,还是歇歇脚啊。

——渴了,就提出大茶壶来,倒上,让你一杯一杯地喝。饿了,就让你坐下先等着,若是院子里的菜长得正好,就拔点来,洗净了在柴火炉上炒,老远就能闻得见香。歇歇脚,就拿出板凳让你坐下,点一袋烟,陪你说说庄稼,聊聊村里村外的事。

虚掩着的柴门,展现的是等待的姿势。门内的人,在等待走出柴门的人回家。走出柴门的人,去了田里,去了村外,或是去了更远的地方。柴门就和门内的人一起等待着。在某一天,夜很黑了,出外的人回来了,很远就能透过柴门,看见屋内的灯光。这灯光让他心暖,不由自主就加快了步伐。若是雪天,“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意境便让人更觉温暖。

一个乡村的孩子,在进进出出柴门中一天天长大,离开柴门后走得越来越远,直到有一天在遥远的城市扎下根来。在城市里,他见惯了铁门、铜门、水晶门……但他总怀念故乡的柴门,也许老家早已物是人非,但在他心里,柴门始终站在那里,一直虚掩着,等待着他某一天会站在门前,亲热地喊着“爹娘”,推门而进。

春风触动我心灵

文/杨萱

鸟儿的鸣叫,叩响春天的大门,清脆的音符,汇成一首简单的歌,浅浅的低吟,缓缓流淌,春风也叩响了我们心灵的门扉。

初春,一打开门,一片白色的世界,宁静得只剩下雪花飘舞,一片一片承载了天空的故事。握住一片雪花,慢慢看它在指尖舞蹈,又在瞬间化作水滴,跌落手掌。

“我们一起堆雪人,好不好?”一声稚嫩的童声在我耳边响起,是邻家的小妹正在雪地里用心地堆雪球,我答应了一声,迅速跑去帮忙。许久没有堆雪人了,却在这一刻怀念曾经与儿时的玩伴堆雪人,打雪仗的场景,那欢声笑语犹在耳边,又被飘飘洒洒的雪花淹没,只剩下一些回忆的轮廓。

我们堆成了一个不太完美的雪人,因为天放晴了,雪人在明媚的春风里匆匆消融。冬去春来,时光流逝,那天看到一部影片《忠犬八公》,一条名叫八公的秋田犬,被它的主人上野秀三郎带到东京。与它的主人一起生活。他们是极好的朋友,每次主人出门,它总会伫立等候,傍晚时分便到附近的火车站迎接他下班回家。然而有一次,它的主人因病,再也没能回来。这条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去车站等候,树上的叶子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岁月如梭,光阴荏苒,皱纹悄悄浮上它的额头,它的步伐不再矫健,却仍然坚持等待,九年的光阴对于它来说,已是半生,它用最后的生命阐述了什么是忠诚。蒙太奇的镜头演绎了岁月的变迁,这个故事在这个春天里,感动得我泪流满面。

多么希望时间可以长一点,那么很多的遗憾就不再是遗憾。生活中,我们会有许多美好,也会留下遗憾,我们在心中铭记一个词:珍惜。飞快的时光仿佛懂得珍惜,对于我们来说,便是最好的馈赠。

窗外的鸟儿在歌唱生命,尽管冬的严寒还未散尽,但我听到了春天的心跳,轻盈如梦。

醉卧芳草感念春

文/李艳霞

应该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个春天。在幸福时感谢,生活将更加甜蜜;在失意时感谢,前进的脚步会更有力。春天赋予我们太多美好与希望,足以让坚硬如冰的心变得柔软、温润。

那些静悄悄破土的草儿传递着春天的信息,它们在大地上舒展身躯,风来了就歌唱,雨来了就拍手。等到桃花红、杏花白、梨花落的时候,草儿们手挽着手,为大地铺上绿茸茸的毯子。

踏春者走累了,赏花客陶醉了,芳草地便是理想的歇息地,或手捧书卷细细品味;或枕臂看天,看云卷云舒。阵阵微风吹过,片片花瓣飘落于脸颊上、衣衫上,你舍不得拂掉它们,总想把春天的花香带到每一个梦里。

春天有让人沉醉不愿醒的魔力。醉卧于芳草之上,于蓝天白云之下,让自己与大地亲密接触,让自己和春天热情相拥。这个时候,世界开始变得空阔、安静,所有的不快消失,心变得澄澈明净。任花开花谢,都无须在意,珍惜眼前,即幸福满满。

花开花谢忘荣辱,醉卧芳草感念春。花是主人,草也是主人,人更是自己的主人。感谢春天,感谢春天的宽和,感谢春天带来繁花似锦、青山巍巍、绿水悠悠,感谢春天带给每一个人好心情,感谢春天赐予万物崭新的生命。

蝴蝶兰

文/谭浩泉

斗南,是闻名全国的花市。

位于云南呈贡的斗南镇,紧临昆明,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条件,这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交易场的各类鲜花,大部分上了飞机,空运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由于我们去时已是中午,花卉批发市场只剩下一些挑担背筐的老太太、中年妇女和没有卖完的已开放得过头的花卉。一老太拿着几束已无苞、全开放的白玫瑰、百合、星星花、薰衣草捆成一把追着送我们前去的司机彭师傅买,只要五元钱,彭师傅终抵不住老太收摊前的贱卖,“买一把小菜也不止这么多钱呢”,边自言自语边把花放进了车子的尾厢。

场外,道路两旁全是现种现卖的大棚超市,踅进一家蝴蝶兰超市,顿时眼前一亮,全被棚内鲜艳无比、争奇夺妍的蝴蝶兰震住了。花,无疑是美好的象征,但美好到如此无以复加的地步,就让人有点受宠若惊了——一对扁圆形翅膀,前有花蕊恰似蝴蝶的头颅,触须赫然两根,颤颤巍巍。花,或红或白,或蓝或黄,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仿佛一只只蝴蝶,纷纷聚落枝头,把整个大棚渲染得像有超级巨星盛装出场的热闹歌舞场——尽管当时静谧得没有一点声音。

棚主有纸片告示:赏花买花,请勿触摸。但实在太喜爱,趁主人不备,躲在一角摸了摸极富质感、看似轻盈实则厚实的花瓣,不料触摸它的茎杆时,手感硬硬的,再观察端头,凛凛然一根铁丝露出了狰狞,再闻闻花瓣,无半点香味,心情立马由怜爱转成了责怒:全国知名的花市,种花卖花怎么是假的呢?

原本,这世界已假得有些可怕了。假的物、事、人大行其道,许多做假比真的还像,我们时刻被假包围,频频上当已弄得筋疲力尽,没想到在这真花市还受假的欺骗!遂与主人理论:这花怎么全是假的?主人却坚持说全是真的。我等懒得绕舌,悻悻然快步走出大棚,踅进相邻一家去了。

邻家同样是蝴蝶兰,花盆高低错落,枝头僵硬的“蝴蝶”比已看过的那家还要多,只是没有起先时感觉的那般强烈生动了,再近闻闻、摸摸、仔细观察,发现同样有铁丝竖在花盆里,于是再一次向主人“发难”:你们卖假花,不玷污了斗南花市名声么?

主人是一个中年妇女,她放下用来浇水的皮管。听声音就知道我们是外地人,她一点也不嗔怪我们,很有耐心地解释:盆里有铁丝没错,但花都是真的也没错。自然生长的蝴蝶兰,如果花太多,长长细细的茎杆就撑不起,往往几条茎杆互相缠绕,绞成团支撑才不致花朵倒下来,那样的话,花就有些乱。如今人工用铁丝把花撑开造型,不是做假,而是帮真。

一席话点醒梦中人。

于是,忙又转回第一家疑似卖假花的大棚,再去证实花之真假,一摸、一闻,再看看盆钵里的土壤和根,果然是真的,这下才舒了一口长气。大家无不自嘲:这世界假的太多,真假难辨,以致把真的差点冤枉成假的了。

问价,大盆大花600多元,中盆中花400多元,基本上不打折。小盆小花也要200多元。主人说,蝴蝶兰虽已全开,但在房内摆放100多天不成问题。花已开,就不需要施任何肥料了。

离开昆明乘飞机前,大伙说市内有个鲜花市场,那里鲜花、干花都不错,且物美价廉。选了几包芳香扑鼻便于携带的干花后,见街边一家蝴蝶兰店一盆小花只要20多元,暗暗吃惊还是大城市东西多、便宜,问清是真花做的“干花”后,毫不犹豫买了两盆。送飞机的彭师傅在机场见到我的花有些不解:“怎么来云南还买绢花?”我吃了一惊:“这难道不是真的?店家说是干花呢!”“不是不是,绢花是绢花,干花是干花,绢花是丝织物做的,干花是鲜花做的,有本质区别,你看中间是铁丝!”彭师傅十分肯定地说。

这下轮到我彻底无语了!这回,狰狞的铁丝可不是“帮真”,而是真正“做假”了。

飞机上,我愧恨自己眼力不济,判断力太差,也愤恨这世界真假莫辨,叫人防不胜防!其实困惑于真假又何止于购物,众生之所以苦,之所以烦恼不断,也是因为把迷当悟、不识真假,且常常真假颠倒,把假的看成是真的,去争执、去计较;却又把真的看成虚幻的,不用心去领会、去感受。

想来,绢织品做的蝴蝶兰,比真品便宜得多,还可在房里摆上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凋谢”;而外边看起来毫无二致同样一盆真花,不单要多十倍的钱,摆放的时间也比假的短很多。一边是“低性价比”的真,一边是“高性价比”的假,如此强烈对比面前,你选择假还是选择真呢?

人活一辈子,真假蝴蝶兰一般,不也原本如此么?我们生活在这个二元对立的世界,假与真,如同善与恶、美与丑,是贯穿每个人生命始终并且必然要做出选择的大难题!

诚然,人生活出个真我,无疑要付出多得多的成本!但无需仿冒别人、循心原创激发的峻烈、灵性、圣洁和生动,无论如何是只有空壳没有灵魂的虚假人生不可比拟的!所谓活出真性情,方得大精彩!

点击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