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的文章(精选15篇)
清明话感恩
文/白睿田
小时候喜欢看戏,当一个新人物登场的时候,我总是忙不迭地问大人: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年岁渐长,童年无数小戏给我留下欢乐记忆。芸芸众生,好戏连台,好人终有好报!母亲时常对我说,一辈子要做好人做好事,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成为我人生的信条,指引我不断向前。
又是一年清明节,又到一年感恩季,清明,源源不断地教我做人,因为清明乃清洁、清廉、清净,清白;清明乃明事、明礼、明法,明白!清白明白之人,自有清风拂面涤心,自有明月皎洁般的真善美,清明乃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的传承。可以说,一个人受到良好家风家教的熏陶,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我常常被革命烈士冷少农家书感染,他年仅32岁就被敌人杀害。他在给母亲信中写道:“您教我孝老爱亲,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1947年,毛泽东在给儿子毛岸英的信中写道:“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者做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徐特立教育子女:“我希望你们每一日每一时都不要只为自己着想,上半晚想自己的困难,下半晚一定要想群众的困难,以及政府的困难,机关负责人的困难。”家风的传衍有赖于家训家规的传承发扬,在当今时代有其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革命先辈爱家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严守纪律、勤奋节俭,光照后人,也让我们的精神家园更加丰沛。这些优良家风,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德行善举,触动着社风民风的同频共振。所以,家风是一家人言行举止的精华和积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一代一代的家风是社风民风的晴雨表,凝聚为家国情怀的脉流和情感道德的教化。
梨花风起正清明,杨柳依依故人亲,最是一年感恩季,一齐弹泪心相印。作为一个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清明是人人遥寄哀思、涤荡心灵、传承家风、弘扬家风的最好时机,愿我们在这样的日子里清风拂面,感恩好人,一起追梦!
你是一个好人
文/消溶
昨天还没下班,老友打来电话,问我下班没有。虽然已是接近下班时分,但手头的事务并未处理完全,也略微急着回去。老友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没说两句也就放我回去工作了,但我说我下班会打给他。可是,晚上回家,却也忘记了他的电话。
今天突然想起昨天的事情,况且他也不是上班时间急着给我打电话的人。想想应该是有些蹊跷在里面,于是半带愧疚的发了条信息过去。果然,预感不假,他迫不及待的要和我说说纠结的事情。
这世上很多事都很折磨人,尤其是年轻男女的情事。老木(化个名吧)喜欢上一个女生。想要靠近时,女孩也没特别排斥。但要接近时,女孩又躲躲闪闪。对于感情固执,性格木讷一些的他,若即若离的感觉着实让他苦恼。
处在这么一个最招七大姑八大姨待见的年龄,生活随时充满了挑战。工作也有几年,现在事业有所起色,积蓄也积攒了一些。在这么一个异乡小县城,酒桌上的朋友再多,归途反而显得更加形单影只。
有时候,我们的烦恼往往来自于想的太多。小木和女孩吃了几次饭,看了几场电影。也许女孩看来,她只是出来见见朋友,但却不知道,其实从第二次吃饭开始,小木已经把她当女朋友对待了(当然也只能在他自己的心里)。或许从某些角度看,这样的行为有些草率,但我知道,这是真实的他。因为我知道,他不是见一个就追一个的主。
知道他喜欢上这个女孩时,我鼓励他,祝贺他,因为我俩经常有同病相怜的共鸣,能在雨天为对方撑起一把心灵的小伞,这也是远方的哥们仅仅可以做到的一点小事。交谈中,大概是我感觉到他身边充满太多理性化人员,所以我更希望能从感情的角度给他一些多方位的思考。
可是女孩就像风中的柳絮,难以捉摸。尴尬的他却不把自己当做单身看待。原来还在答应着各种同事朋友的相亲介绍。现在倒也简单,谢绝一切好意的介绍。我说你倒好,女孩没当回事,你倒是挺自以为是的,你上辈子欠她不成?!该相就相,都别太高看自己。
第一次,我感觉到他在电话那头的无奈和彷徨。最后只能无奈的丢给我一句,洗澡去了。
我坐在沙发上,想,其实我们在向他人寻求答案的时候,往往自己已经有了答案。问问别人,无非只是在搜寻一些能够证明我们正确性的理由。电话那头的老木也许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纠结,恰似蜻蜓点水过后的阵阵涟漪,只愿点水的刹那,生的种子已被悄悄种下。
你是一个好人
文/消溶
蜻蜓点水而过,不曾想,却在湖心留下层层涟漪。
昨天还没下班,老友打来电话,问我下班没有。虽然已是接近下班时分,但手头的事务并未处理完全,也略微急着回去。老友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没说两句也就放我回去工作了,但我说我下班会打给他。可是,晚上回家,却也忘记了他的电话。
今天突然想起昨天的事情,况且他也不是上班时间急着给我打电话的人。想想应该是有些蹊跷在里面,于是半带愧疚的发了条信息过去。果然,预感不假,他迫不及待的要和我说说纠结的事情。
这世上很多事都很折磨人,尤其是年轻男女的情事。老木(化个名吧)喜欢上一个女生。想要靠近时,女孩也没特别排斥。但要接近时,女孩又躲躲闪闪。对于感情固执,性格木讷一些的他,若即若离的感觉着实让他苦恼。
处在这么一个最招七大姑八大姨待见的年龄,生活随时充满了挑战。工作也有几年,现在事业有所起色,积蓄也积攒了一些。在这么一个异乡小县城,酒桌上的朋友再多,归途反而显得更加形单影只。
有时候,我们的烦恼往往来自于想的太多。小木和女孩吃了几次饭,看了几场电影。也许女孩看来,她只是出来见见朋友,但却不知道,其实从第二次吃饭开始,小木已经把她当女朋友对待了(当然也只能在他自己的心里)。或许从某些角度看,这样的行为有些草率,但我知道,这是真实的他。因为我知道,他不是见一个就追一个的主。
知道他喜欢上这个女孩时,我鼓励他,祝贺他,因为我俩经常有同病相怜的共鸣,能在雨天为对方撑起一把心灵的小伞,这也是远方的哥们仅仅可以做到的一点小事。交谈中,大概是我感觉到他身边充满太多理性化人员,所以我更希望能从感情的角度给他一些多方位的思考。
可是女孩就像风中的柳絮,难以捉摸。尴尬的他却不把自己当做单身看待。原来还在答应着各种同事朋友的相亲介绍。现在倒也简单,谢绝一切好意的介绍。我说你倒好,女孩没当回事,你倒是挺自以为是的,你上辈子欠她不成?!该相就相,都别太高看自己。
第一次,我感觉到他在电话那头的无奈和彷徨。最后只能无奈的丢给我一句,洗澡去了。
我坐在沙发上,想,其实我们在向他人寻求答案的时候,往往自己已经有了答案。问问别人,无非只是在搜寻一些能够证明我们正确性的理由。电话那头的老木也许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纠结,恰似蜻蜓点水过后的阵阵涟漪,只愿点水的刹那,生的种子已被悄悄种下。
好人
文/独步
星云大师说,五十岁的男人难做,我深有同感。向后看,钱没赚多少,还了近十年的贷款,总算拥有了一套住房。事业平平,如今也不过是一个部门经理。总而言之,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快乐的老打工仔。向前看,身边的年轻人如雨后春笋,提职、升迁几乎和自己无缘,身陷孤独,身边的老同志也慢慢悄无声息地隐退。有时,就感觉自己在一个人登山,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耳边,山风呼啸,头顶,流云滚滚,手,抓着一把枯黄的野草,脚,踩着一块风化的石头。
虽然处境尴尬,但我浑身还充满奋斗的力量。这力量,来自我内心深处葆有的那份温暖。在前行的路上,我曾受到命运的眷顾,我曾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和搀扶。我没有忘记他们,时常我想起他们,想起他们的好,眼角就不禁湿润。一个人前行的路上,需要阳光照耀,更需要黑夜里的星光,需要鲜花铺满原野,更需要柳枝拂面。我就遇到这样两个人,他们是我内心永远的珍藏:一个久不见面,天各一方,一个不常见面,不常联系,一个年长,一个年少,一个在北,一个在南。
如果他还健在,他应该八十多岁了。记得一九八七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县林业局,心情一度低落,不只是因为从大城市一下子跌回故乡的小镇,更主要因为两年后,女友为追随我来到了距县城四百公里的佳市,当时,我所在的县归属佳市管辖。但考虑自身发展问题,学英语的女友就是不肯屈尊光临。按照当时的意识水平,我也心有不甘。
在县林业局,我在生产股主管固定资产,主要管理下面十来家林场的车辆购置、转移、报废、维修等等。这个与我的企业管理专业多少搭些边,但雄心勃勃的我,总是有些失落。想起女友,精神振奋,但她不在我身边,令我复又滑入精神的泥淖。她不肯来,只能我去,在个人利益和情感的取舍中,我矛盾重重。一边是家乡和父母、亲人和同学,离林业局几百米的地方,就是我读高中的实验中学,每天早晨跑步从校门口经过,我都向校园里张望,试图努力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虽然在外读大学,和这座还有些封闭的县城有些生分了,但我有信心爱上它,因为校园里当年的白杨还站着,并且绿叶婆娑,因为宝石河水还在县城之南缓缓流淌,水光潋滟。
可是,爱永远在远方召唤。
那时,进城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那时,人傻钱少,全中国人都挤在户口本里。虽然,我有本科学历,想调动还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所在单位放人,二是对方有单位接收,最重要的是双方人事局放行。四顾迷茫,想起焦灼盼望我的女友,我心急如焚。
这时,他出现了。典型的长者模样,身材不高,额头凸起有光亮,眼睛光芒闪烁,说话时会皱眉头。一看就是急性子、饱含智慧、热心肠的人。股长将我介绍给他认识,他眼神慈祥,像打量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他们怎样说到了我,他和我说到了他有一个女儿比我大,是我的校友。他要帮助我,想把我调入佳市郊区林业局。郊区林业局紧邻市区,生活和市区没什么两样,相对调动容易些。这样,也就可以和女友在一起了。他是市林业局的财务科魏科长,应该有这个能力。当时,我半信半疑,但因为这次奇遇,顿时点燃了我奔赴女友身边的信心。随后,每次去市局开会、办事,我都会到他的办公室坐一坐,顺便带些礼品给他,当然,都是很便宜的烟酒之类的。我知道,虽然他很尽力,但调动的事情难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事情进展缓慢,同事给我出主意,建议我去他家里拜访下,加深感情。我心领神会,提着乡亲送给父母的一桶土榨的豆油,我就直扑佳市。到了市区,我又买了一盒生日蛋糕带着。当时,不知道谁过生日,只是觉得,一桶油毕竟不是中石油,情谊重,但礼太轻。挤上公交车,难堪的场面出现了,车里人多,每个人都像楔子,硬塞进去的,顷刻将蛋糕挤碎,任我如何大呼小叫也没人听,碎就碎了,还恰巧掉在我的双脚上,下来车,我怎么擦不干净。无奈,只好,穿着一双奶油皮鞋我敲响了他家的门。他家里人很多,大女儿也在,在包饺子。直到后来我离开故乡,也没有见到他的小女儿,我的师姐。他们请我上桌,我勉强吃了几个饺子,味同嚼蜡,不是饺子不好,是我心态不好。最后,是他的大女儿极不情愿的带我去郊区林业局长家里拜访,车后,带着他的大女儿和廉价的礼物。八十年代中期,礼物的结构基本是:两瓶白酒+两包蛋糕+两盒罐头。局长姓钟,我刚办理调动不久,他就被宣布调离。所以,即使我们再努力,最后的结局是我的工作无法安排。当钟局长把结果告诉我时,我几乎没有反应,并且很快就理解了,他憨厚质朴、满脸堆笑的样子,一辈子让我难忘。然而,幸运的是,市人事局批准了我的进城申请,关键在于郊区林业局已在我的表格上盖了公章,九十年代的公章,就是一枚太阳,带给你白昼,带给你希望。为此,魏科长很抱歉,虽然他没有亲口说出来,但我从他的目光中读到了他的不忍。我知道,他也回天无力,心有余力不足,好人往往都是如此,他们常常忽略,这个世界并不按照他的意志展开每一天。当然,我成了有户籍没有工作的人,没想到,调动完成,我却失业了。不管怎样,我都要感谢他,一个无条件乐意帮助我的人。记得他跟我闲聊时候,提到过他以前帮助过的一个朋友,不知何故,后来见到他,竟然连招呼都不打。虽然他语气大度,但看得出这件事情给他的伤害。当时我想,我不会,绝不会,我一定记着他的好。可是,令我自己意外的是,一别故乡再也没联系他。我算不算忘恩负义?他应该早退休了,他还健在吗,这样的好人,应该长寿的。
现在,我有时也在想,如果当初没他,我不会调往佳市,也就不会在我的内心积攒起敢于闯荡的勇气。那时的社会还不够开放,每向前走一步,都需要力量和勇气。起码,他为我奠定了前行的基础。其实,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我不需要有人目送我走远,别人也没有义务要成为我的手杖。只是,在自己迷惘的时候,有人给我指点一下,足矣。
另一位朋友,是我一九九四年到上海之后结识的。
我比他大,我是六零后,他是七零后,中间隔着至少十年深的代沟,但我们心灵相通,坦诚,是人之间最坚固的桥梁。当然,我和他的相容,还有他妻子的功劳,他的妻子也是东北人,和我是老乡,东北人的女婿,自然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老实说,最初认识,我对他印象并不好。应该是他入职我同一个公司的时候,在生产管理部,他和我共事,同在一个办公室,同为成本核算人员。记得第一天报到,领导没有给他安排具体的工作,他坐在靠门口的位置上,没有主动了解什么,只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和我搭话,对于他讨好般地模拟东北话,我并没有认可,甚至觉得似有意嘲讽我的出身。更可笑的是,午饭后,他坐在椅子上,发胖的身材明显有些溢出,他竟然旁若无人地打起了呼噜。那种香甜,一定是经过幸福的疲劳后才会出现。好在没被擅于中午巡视的人事总监发现,他躲过了一劫。再后来,他成了我真正的同事,做着几乎一样的事情,成本核算、分析、考核,要么跑车间,要么敲打数字,眉头紧皱。而且,中午去餐厅吃饭,他必和我一道同行,他的饭量很大,这和我心目中的上海男人大相径庭。经他一讲,方知他也有一个不算富庶的童年。父母来自安徽,每天工厂里上班很忙,不能回家照顾他们兄弟俩。那时的学校,不比现在,中午要配送营养餐,孩子都是中午放学的铃声一响,便从学校的铁大门涌出,像一群嗷嗷待哺的羔羊,各自去找寻自己的午餐。午餐在家里,他和哥哥就是白开水泡饭,就萝卜干,我因此终于理解了,上海人为什么对泡饭和萝卜干这样情有独钟一往情深!?我总是想起那样一个画面,刚来上海时,一位我曾经的同事买了一包萝卜干,回到办公室,硬是拿了一块,热情地往我面前递,大有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的意思,错过,将是毕生的遗憾。与他泡饭泡大的城市童年相比,我还算是幸福的,至少,在我们矮小的村庄里,中午我可以回家吃午饭,热腾腾的,尽管冒着热气的是苞米面饼,还有一碗金黄的大碴粥,外加土豆片炒白菜。土豆,敢于和任何菜肴掺和的土豆,是我一生的最爱。当然,我们和而不同,喜欢谈论时事和八卦社会现象的他与喜欢琢磨有些愤青的我经常在交流中撞出火星,那种场合,我们都选择了沉默。沉默,有时是一种谅解。他可能认为我倚老卖老,强词夺理,我则判定他青涩稚嫩,无理取闹。当然,这当中难免夹杂着这样的阴暗情绪,我不服老,并鄙视他的年轻。人的可悲之处有两点不容忽视,一是认为死亡是别人的事情,二是认为自己不会老。因此,我俩有时难免有些不开心,也有过几天谁也不理谁的日子,现在想来,我枉为大哥这个称呼,既不能宽容自己,也不能宽容别人,和内心,较了半辈子的劲。他过于老成,习惯叫他小沈的人并不多,大多同事都直呼其两个字的名字。记得一次开玩笑,网上流行一测算心理年龄的软件,二十八九岁的他算下来心理年龄竟然是古稀的年龄,惹得我们笑断皱纹。
2000年,多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这一年,在上海房价上扬的初期,我果断地买了一套房子,这对工薪族而言,无疑是上天的眷顾。当然,那个时候,每平方3100元并没有使我笑逐颜开,二十多万的房贷几乎压弯了我的脊背,每天登上五层楼的楼梯像爬一座高山。公司产量增的快,但员工待遇增的慢,对于年届四十的我,唯一的出路是跳槽,跳槽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挣得多些。我四处投递简历,也通过各种人才网把自己推介给N家公司,渴望遇到伯乐。可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多数简历就像落叶,被时间的流水卷入漩涡,不知所终。尽管自信无比,难免内心沮丧、挫败,一时闷闷不乐,面对工作和生活,只能强颜欢笑。希望总是在绝望时产生,一日公休在家,忽然收到小沈的短信。他的大意是,有一家汽车玻璃制造公司正在招聘财务人员,他觉得我比较合适,言外之意,是叫我去试一试。那时岳父留给我的自行车还没丢,我骑着自行车,去了农贸市场附近的邮局,把一个厚厚的信封投进了几乎生锈的信桶。那时,有点糟践自己,把自己的简历像垃圾一样到处扔。是谁说的,人放不对地方就是垃圾,自己没找到合适的岗位,是不是真的同此道理?预料之中,我接到面试的电话通知以后,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我如愿以偿。除了口头谢谢,我没有表示什么,甚至没有请他吃一顿饭。但我感激的心情一直隽刻于心,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忘年交。我有不肯衰老的心,他有急于成熟的思想,我们走到了一起。记得一次我们同事聚会,晚饭后,他干脆住在了我家里,还为我开通了博客,在此之前,我竟然对博客竟然一无所知。我们分开后,一直保持着联系,后来,他也离开了,但到了哪家公司,我不清楚。时间是剂止痛药,也是一把水果刀,不知抹杀了多少人间情感!?若不是,我俩偶尔通通电话,很难想象,我俩这缔结在职场的一份友谊还能坚持多久!?我在新公司被提拔了,有点春风扑面,可是,他电话里的声音有些低沉。我知道,我离开后的不久,他也走了,在一家民企做财务经理,但工作并不愉快。不幸的是,四年之后,我的职场之路突遇沙尘暴,我被不明不白撤下了成本经理的职务,灰头土脸的我一时睁不开双眼,即使泪水冲刷也无济于事。当然,想开了,也就释然了,我又慢慢吃起火锅唱起歌了。在我散步的路上,他打来了电话,我得知他又换单位了,语气里得意洋洋。我甚至有点酸,觉得他在像我炫耀。他当然也从我委婉的陈述中了解了我的近况。唉,我们都走得跌跌绊绊,谁都不容易啊!?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这首歌的确表达了我内心真实的想法。45岁,这向上势头不减的年龄,我却要和汽车玻璃制造公司说再见了。都说企业喜欢忠诚的员工,我算是哪一类员工?我知道今天都不能给自己下个定义。如果对心术不正的主子忠诚,那应该是一条狗的命运。对于我们出身贫贱只有背影的穷人家的孩子,无力改变职场残酷的现实,离开,有时是唯一的出路,因为我们无奈。就在这时,小沈打来了电话,他说,他所在的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子公司正在招聘财务经理,他觉得,凭我的能力和经验,胜任绰绰有余。自然,他要我的简历。难受的是,现在简历都无法简单了,半生过去,走过的路怎么容易缩写在一张A4纸上?几经删改,总算把简历发给了他,他负责向上推荐。不需赘言,后来我如愿以偿,虽然是实力说话,但小沈的推荐,功不可没。
回想自己这么多年一路走来,如果没有魏科长这样长辈的提携,还真难说,我如今在哪里生活?男人的可悲在于只有故乡没有未来。还有,我的爱情不知道会不会修成正果?如果没有小沈这样乐于助人的兄弟帮扶,我的职场道路起码要走的更加曲折。但查了一下词典,这一老一少,似乎又不符合贵人的定义,这令我一度为这篇拙作的标题纠结不已。姑且按照父母遗传给我判定人的习惯吧,我称他们为:好人。今天,写出来这些不算轰轰烈烈的往事,是为感激,要再写上一句的是:好人一生平安!
心态好人不老
文/刘浩然
早几天上午,我在岳屏公园搞锻炼,恰好碰上早年在城北区(现石鼓区)搞工作队时的同事。一见面,我发现他完全变成另一人。
当年的他,年轻、英俊、高大,如今还只有六十五岁,但看上去就像一个八十岁的老头,满脸皱纹,满头白发,弯腰驼背,骨瘦如柴。他见我满头青丝,精神矍铄,不像一个快七十岁的人,感到非常惊奇,便问我有什么保持年轻态的秘诀。
我沉思了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聊了各自的家庭情况。从聊天中才知道他遭遇到人生的重大打击,中年丧妻 ,老来又丧子,难怪他变成这样。是啊,这样的打击谁都受不了!但我还是以我退休后的生活经历劝戒他: 一个人的一生,必然会经历春的明媚夏的浓绿,再步入金秋,这是不可逆转的规律。而且在一生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一些打击,但人生在世,活的就是一个心态。心态决定状态,心态好人不老!
其实我也同样遇到丧失至亲的痛,但我能从悲痛中走出来,自我解脱出来。退休后,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乐天派!
首先是心闲不住: 所谓心闲不住,就是操心不断,这个操可不是什么事都去操。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用去操他们的心,尽管我和老伴身边还带着孙女,但我不会花过多时间操孙女的心,而只是教育和引导。我操的是怎样去学习,怎样积累更多的知识。所以每天看书看报看新闻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把一门心思全花在学习上。
二是口闲不住: 这个口闲不住,可不是乱吃,也不是乱讲,而是唱,每天清晨坚持去公园练练嗓子,唱唱曲子。今年参加了一次全国健康老人分区活动,我唱了一首《挑担茶叶上北京》湖南民歌获得二等奖。
三是手闲不住: 我每天坚持写作,坚持在家吹吹笛子,拉拉提琴,练练书法。由于我爱好写作,在报社编辑老师的指导下,几年来,发表了近百篇文章。
四是腿闲不住: 不管刮风下雨,我每天都能坚持锻练身体。基本上一天两次散步保持5000步,清晨慢跑去公园。平时外出做到尽量不坐车,坚持步行。
所以一个人只要心态年轻,即使年龄再大,也不算是真正的衰老,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你就永远不老!
好人陈绍志
文/黎燕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因先天后天的限定,平凡如草芥的我们,不可能成为高人甚至伟人,却可以通过心性的修炼,成为一个好人。其实,做一个好人,生命的传承与价值就得到了最美好的体现,那是生命的花朵幽香灵动,惠及周围,并造福后代。
这样的好人多起来,我们的生活将充满希望,值得期待。
钢城鞍山,是精神旗帜雷锋工作过的地方,也是道德楷模郭明义生活的地方。他们播下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为葳蕤的青山绿水。
陈绍志,鞍山市腾鳌某民营企业的打工仔。数十年来,他以雷锋和郭明义为榜样,做好事成瘾,获得了广大市民的赞誉,被评为首届“最美鞍山人”,2013年7月,荣获了“中国好人”的殊荣。
陈绍志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亲陈守金1947年参军,在辽沈战役、解放海南岛、抗美援朝中,经历了枪林弹雨,多次荣立战功。父亲复员后,在鞍钢大孤山铁矿工作。和平年代,在平凡的岗位上,依然像战争年代那样,每一项工作都力争做得完美漂亮。陈绍志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自己最自豪的二件事,一是在战场上,多次为负伤的战友献血,挽救了战友的生命;二是和雷锋一同参加了鞍山市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父亲还把珍藏的《雷锋在鞍山》《雷锋日记》送给他,把书里的内容讲给他听,告诉他,人活着,不一定有机会和能力做大事,却可以像雷锋那样,做一些助人为乐的小事,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才有意义。父亲的言传身教,在陈绍志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很深的烙印。陈绍志把父亲留给他的两本书及雷锋铜像,一直精心保存着。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立下了学雷锋做好人的志向。长大后,无论生活发生了多大的变化,遇到了多少挫折,这个志向始终没有改变,牢牢地扎在他的心里,鞭策他风吹雨打不动摇,从点滴做起,助人为乐,做一个平凡而高尚的人。
学雷锋做好人,光有想法还不够,还必须有帮助别人的能力。为此,陈绍志坚持与时代同行,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九十年代末,他所在的企业转制,买断下岗后,他没有怨天尤人,悲观失望,而是振作精神,把这段时间作为学习进修的好机会。经过他的不懈努力,顺利地通过了一科科考试,取得了沈阳师大教育学本科的自考文凭。为重新就业打下了基础,受聘到鞍山某民办职业学校任教。之后,他又考取了导游员的资格证。正是有了这些基础条件,陈绍志才能带领外地到鞍山上学的大学生参观,给他们讲解鞍山地标,鞍山城的旧址,国内典型的凹型露天铁矿代表——大孤山铁矿,烈士山公园等来龙去脉,既宣传了鞍山的历史和文化,又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多来来,陈绍志最喜欢的事,就是利用业余时间看书学习。他对《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了研读,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他还多方面查找资料,整理出通俗易懂的普及讲座教案,到街道、社区、学校给家长和青少年讲解《弟子规》,为宣传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尽了一份力量。因陈绍志靠打工生活,爱人前几年病故,还要供女儿上大学,经济条件一般,尽管他省吃俭用,用节省下来的钱去帮助贫困孩子,但能力实在有限,他就从实际出发,多从精神上给别人以鼓舞和激励。原来没有一点基础的陈绍志,通过反复练习,一遍遍地剪废报纸,终于学会了剪纸的基本手艺。他买来好一点的红纸,精心剪出雷锋、郭明义的剪纸头像。在募捐现场,作为礼物,敬献给募捐爱心的人士,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1994年,全市各单位都有献血的名额,当时一些人对无偿献血有误解,怕损害身体健康,极少有人报名。父亲在战场上给伤员献血的光荣历史,对陈绍志有很大的启发,就积极响应单位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献血。时隔不久,血站按照献血时留的电话找到他,说血库血源告急,他恰好是急需的A型血。希望能够再次献血。陈绍志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赶到血站,再次献了血,以后这样的情况又有几次。父亲知道后鼓励我说,你做的对,自己身体没受到什么影响,还能帮助别人,何乐不为呢?就这样, 20多年来,他每年坚持献血两次,每次400毫升,无偿献血达1万6千多毫升。他不仅自己常年献血,还带动了身边20多人参与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尽了力,是很有意义的行动。他还参与了捐献血小板、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队伍,荣获了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荣誉证书。
为了凝聚爱心,传递正能量,在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的支持下,陈绍志和几名骨干发起,成立了爱心团队。爱心团队鲜红的队旗一打出,就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和支持,得到了尊重和赞许。四川雅安、云南鲁甸发生强烈地震,爱心团队积极组织开展公益募捐活动。他和团队人员带头捐款,募捐现场捐款十分火爆,捐献者络绎不绝,感人的义举不断出现,真是鼓舞人心啊。通过公益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了公民素质,募捐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心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爱心团队的一项重要工作。帮扶对象中,有几个弱智孩子。有的孩子已经十多岁了,智力仅相当于三、四岁的水平,甚至脚下有脏水井,没井盖,也不知道躲避。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属于启智教育范畴,陈绍志一窍不通。为了使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童年的快乐,他专门自修了这门课程,掌握了一些特殊的教育要领。例如,教数数时,要把手指头触在孩子的脸上,让他凭感觉,一个一个地数。通过细心启智,这些孩子的智力均有所提高,家长去了一大块心病,对爱心团队十分感激。由于陈绍志有过任教的经历和经验,针对学习成绩不扎实,基础不牢固,需要补课,家里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陈绍志就利用业余时间,坚持用特殊教法,给这些孩子义务补课,让他们跟上学习进度,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鞍山高校的部分家住外地,经济条件贫困的大学生缺少过冬御寒衣物,陈绍志和爱心团队的骨干积极筹集了4000多元钱,购买了几十件打特价,质量有保证的棉衣,羽绒服等送给他们。这些学生接过棉衣或羽绒服,眼含热泪,由衷地称呼他们是“爱心叔叔”。为了帮助“爱心爸爸”柏剑入驻“梦想之家”,大年三十,陈绍志买了一些肉,包了一些饺子,送到“梦想之家”,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地过大年。
陈绍志在为岫岩贫困山区的孩子捐赠米、面、油及学习生活用品时,还送去了雷锋画传等励志书籍。为南长甸小学的农民工孩子购买了红色经典读物,让孩子们从小就深受正能量的熏陶和启蒙,健康地成长。
对周围有难处的人,陈绍志总是尽自己所能,伸出援手,给他们以帮助。不这样做,他心里就不得劲。10多年前,他在某物业公司当保安队长时,遇到一个家住内蒙古在鞍山上大学的学生,不慎把随身携带的证件及现金等丢失。情急之下,对方可能误把陈绍志当作警察,因为当时的保安服装和警察服装有些相似,他求助到陈绍志,同来的学生也作证情况属实。陈绍志热心地协助这个同学及时办理了挂失手续,并为这名学生垫付了当月的伙食费。大学生们纷纷夸赞说,真是遇到了好人啊。区区小事,就获得了这样高的评价,给了他极大的鼓舞。
一次,陈绍志捡到一个包,包里有单据及一厚摞现金。他看见一张单据上有电话号码,马上联系到了失主,物归原主。失主想表示谢意,被他婉然谢绝了。平日里,对生活有困难的邻居,孤寡老人,比如买秋菜,晾晒秋菜,掏街道下水道,收拾公共场所卫生等,陈绍志下班后宁可少休息,也要把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做好,让这些有难处的人,感到温暖和踏实。
“我要拿起画笔/去画绿色的花,红色的叶/我画投影在尘世里的一切奇迹/包括我和你/我画生命的丰饶和快乐/也画生命的忧伤与啼泣。”
诗人海子在《九月》里,激情吟唱——我画投影在尘世里的一切奇迹,我画生命的丰饶和快乐。这美好的诗句,用于描摹好人陈绍志的生命之旅,堪为量身定做。
角色
这是一个好人卡泛滥的世界,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发出或接到各种好人卡。难道一个委婉的否定要比直白更能让人舒服些?其实明白人心里都明白,怎么表达,内心的感受都一样,有什么必要呢?
我只是出于对点头之交礼貌,言重些的话,算是友达而已。但是误收好人卡,也还是有些许的落寞。优越感是会随着时间而逝的,不是因为自己不行,而是当初那些给你优越感的人不可能一辈子守在你身边,大多数人都还是优先考虑个人利益的。祝福那些为自己奋斗的人们,哪怕将来再无交集。
心隙已补伤犹在。心碎的声音听不到,可是它真的碎了。即使弥补得再好,伤痕依然存在。它不失原有的妙处,只是多加一个功能:防范。佛讲回头是岸,然而,回头是茫茫无边也未可知。不愿回头只是为了防范;抑或是因为,昨日的美好再也不能重现。
六月,原本应该是处女座开始转运的月份吧。也有说这一年是转运年,但都好像错了,没觉得天上掉下多少好彩头。我就是这样了,大千世界,众多的角色,一个人一生中也会扮演十数个。我呢,可以排除掉两个角色了,性格如此,幸还是不幸呢?
我不记得Chou都跟我说了些什么,但是唯一的好处是那些话很见效。以至于虽然我想不起都有些什么话,但一记起她说过,我就豁然开朗好似甩开了沉重的包袱。大抵应该是分清自己心中的念想谁主谁次。真的没必要为好多事伤神,忧伤寂寞什么的,这个时候说还为时过早。还有,简单的事情不要想复杂,复杂的事情也不能想复杂。
最后是,很开心!
祖母的心愿
文/若帆
知道这个揪心的痛苦迟早要来,但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是料想不及的,我赶回乡下老家,祖母已经与世长辞了。母亲抚着我的头说:“阿婆走的时候,给你只留下一句话,嘱咐你要做好人。”望着祖母慈祥的面容、紧闭的双眼,我是多么希望眼前的一切不是真的,多么希望祖母睁开眼睛坐起来继续教我做好人啊!
祖母叫吴石英,娘家在河源铁场,据她说十多岁就嫁给我爷爷,含辛茹苦活了79岁,养育了父亲和我们两辈人,为我们家的贡献很大。祖母算是略有文化的乡村妇女。她所说的“好人”,并不是小时候电影里看到的“好人”和“坏人”那么肤浅的概念,她自有她的“好人哲学”。
我生在农村,在祖母的“唠叨”中长大。每当想起祖母的时候,总是想起小时候,一些很小的事情。
一天上午,我的放牛小兄弟牛仔突然诡秘地说:“我们去摘张叔婆的枇杷吧!”“好!”我和狗仔乐得蹦起来。但怎么摘呢?张叔婆时时都在枇杷树下走来走去,把树上的枇杷看得很紧,大家都蹙起了眉头。“有了。”我左手拉着牛仔,右手拉着狗仔,说出了自己的“调虎离山”计。好不容易等到中午歇晌,枇杷树四周几乎没有行人。牛仔借机缠着张叔婆在屋里讲故事,我和狗仔则各拎着一个小布袋,悄悄地爬上枇杷树。摘得正起劲时,张叔婆突然从屋里走出来,我和狗仔像松鼠一样趴在树枝上,用茂密的枇杷叶作掩护,一动也不敢动。幸亏,张叔婆跨出大门在枇杷树下转了一圈,就回屋去了。我和狗仔拎着摘下的枇杷,很快爬下树来,逃之夭夭。那时张叔婆还在给牛仔讲故事呢。
我和狗仔拎着两袋枇杷,偷偷地潜回我的房里,还来不及等牛仔到来就开始狼吞虎咽地享用“战利品”。没有想到,祖母走了进来,目睹此状,立即明白了一切。她柔和的眼睛里,突然射出了严厉的目光,对我们说:“好人,是不会拿人东西的。”喝令我把剩下的枇杷还给张叔婆,并向张叔婆认错。我只得拎着枇杷,硬着头皮向张叔婆家走去……
每当放寒假,我和牛仔、狗仔就是地地道道的放牛娃。每天天不亮,我们就相约赶着自家的牛到马石岽去喂草。中午回来,祖母总要查看牛喂饱了没有。牛喂饱了,我就能领到祖母的夸奖或奖赏,奖品往往是一只鸡蛋或几颗水果糖。要是没有喂饱,祖母总是要查问原因。我和牛仔、狗仔都贪玩成性。这几头牛往往在我们玩耍时偷偷到田里吃庄稼,吃了人家的庄稼,祖母肯定不会轻饶我。为了既能得到祖母的奖赏,又能玩个痛快,牛仔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叫我和狗仔出门放牛时,每人捎带家里的一把食盐。把牛赶到马石岽后,把这几头牛牢牢地拴在几棵树上,然后把捎来的盐撒进牛嘴里,我们就自由自在地去玩。玩到中午才赶牛回家,将到家门口,才把口渴欲裂的几头牛赶进水里,让它喝水喝个够。牛喝多了水,肚子便鼓胀起来。这一招果然奏效,一连几天都得到了夸奖。但这个好办法到后来还是被祖母发现了,尽管这个主意是牛仔想的,跟我无关,但祖母还是把我和牛仔狠狠地臭骂了一顿。那些批评的话大都忘记了,唯独有一句话,至今仍印在心里:“要做好人,就要走正道,不能搞歪门邪道”。
逢年过节,乡下人都兴走亲戚。祖母最喜欢带我出门。有一年大年初四,祖母照例带我去姑妈家。大人与大人东家长西家短地拉家常。我与表弟则到屋外玩游戏:一起比赛“建房子”,比谁建得快建得好。别看表弟小小年纪,倒真像个地道的泥水匠。他就地取材,很快垒起了一座精美结实的“土木屋”。而我笨手笨脚,虽然垒起来了但因地基没有扎实不久就塌下去,花了好大功夫,才垒起个四不像的东西,表弟取笑我搭的房子简直像鸟窝。我被他气得火气了,搬起大石块把他精致的“土木屋”砸了个稀巴烂。表弟大哭,状告到祖母面前。不用说,我又挨了顿批评。末了,祖母又老调重弹她的“好人哲学”:“要做好人,就得讲道理,不能霸道。”
读初中了,学校离家远要住校。也许从小就没有离开家门半步,从没离开父母一天,在家千日好,出来半日难,我适应不了住校生活,非常不习惯。第一个周末回家时,闹着再也不想回校读书了。祖母知道后,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孙子啊!立志做好人,必须先刻苦读好书!只有读书方能走遍天下都不怕”。
人是需要精神的,精神要靠信念来培养和支撑。
后来,我考上大学,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都感觉到祖母一直在睁着眼睛看着我。我不敢忘记祖母的叮咛:“要做好人”。这叮咛蕴藏着几多关怀,几多期望,使我感到一种鼓励,一种温馨。
几十年来,是祖母教诲我做好人,是祖母让我真正读懂了“好人”两个字的深刻内涵。“好人”要经得起掂量,是不能掩盖,不能假冒,不能凭借的。它不涉及职业、头衔、贫富等复杂内容,不带任何标签。“好人”最起码应该是良心、美德、公平、正义的化身。当然祖母心中的“好人”是朴素的、直观的。她是地道的农村妇女,讲不出那些文绉绉的套套来。但是“做好人”可是祖母一生恪守的信条,为人处世的准则,也是我们家的传家宝。祖母传给了我的父亲,又直接传给了我,嘱咐我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虽然祖母离我们远去了,但每当想起她,想起她的“好人哲学”,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叩问自己的心灵。
坦荡荡与长戚戚
文/王蒙
多年来,我得出一个结论:好人坏人的主要区别是,好人是有所不为的,例如他不能说谎造谣,不能设计害人,不能拉帮结派,不能吹牛冒泡,他做事是有底线的,而坏人的特点是无所不为。
无所不为者十八般兵器俱全,有所不为者只有六七样兵器:曰实践,曰规则,曰善意,曰实事求是……就这样,还被无知小儿或哗众取宠者攻击为太聪明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区别,我们选择做好人就必须轻松,必须快乐,必须坦荡,必须阳光灿烂,万里少云(我不敢说绝对无云),还必须从容不迫,笑口常开,必须意态舒展,心情畅快,必须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我相信这个英明论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让·保罗·萨特认为,人是由自己的行为打造出来的。他说:“人不仅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是他投入存在以后,所自愿变成的人。”
我选择了用光明回答阴暗,用大度回答伤害,用该干什么干什么回答骚扰,用不在意回答小动作,用自省来回答误解,用趁机多多积累知识和经验即努力学习来回答封杀、冷冻,用另辟蹊径来回答阻挡,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天上地下任遨游来回答鼠目寸光与少见多怪,用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来回答各种花招与流言蜚语,用恭敬诚恳来回答正派的批评帮助,用有所不为来回答无所不为。
简单地说,用正常和文明来回答一切的不正常与不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愿望的出现、姿态的出现、期待的出现就是事实的萌芽,这就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影子呢?也只能收获影子。而这也恰好说明了那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好人做到底
文/蔡勇
仰山村有座猴儿坡,坡前住着崔百万,是个养兔大户;坡后住着丁老汉,孤寡老人一个。
一个坡住着,崔百万经常帮助丁老汉,不但帮他做力气活,还帮他找老伴。邻村有个55岁的肖寡妇,崔百万把她领到丁老汉屋头去看了,肖寡妇对丁老汉的印象还不错,但对丁老头的经济状况有点担忧。
崔百万说:“这是因为他一人,才过得懒心无肠,精神上没得依托,要是能成家,他动起来比年轻人还勤快呢。比如这回,他就跟我说,要是你们两个能好,他就准备好好养兔子,让你过上甜蜜的好生活。”
“是恁个的嗦。”肖寡妇立马有一种冰糖化心的感觉,答应和丁老汉相处。
崔百万要为自己说出的话负责,也是为了促成两个老人,他车转身就喊丁老汉喂兔子。丁老汉一愣:“我喂不来的嘛,听说兔子娇贵,稍不下细就要死,而且一死就是一窝。”
“怕哪样?我教你,学会了比喂猪还撇脱。”
崔百万帮丁老汉做了兔棚,送给他10只小兔子,还教他如何饲养,再隔三差五来看一看。丁老汉很快掌握了养兔技巧,眼看着兔子一天天长大,下崽了,没多久就可以卖钱了。丁老汉把兔子挑到镇上去卖,可来买兔子的人并不多,丁老汉便问崔百万啷个办。崔百万说:“那我就在网上帮你卖嘛,我就是在网上销售的。”每当有人在网上订货要买兔子时,崔百万就到丁老汉家来装兔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丁老汉尝到了甜头,便扩大了规模,养了两百多只兔子。荷包渐渐鼓了,丁老汉就和肖寡妇商量,准备春节举办婚礼。
那天丁老汉空闲,去崔百万家串门,告诉他自己要结婚的事,顺便看了一下崔百万棚里的兔子。丁老汉问:“这些兔子尽都长肥了,你啷个不赶快卖呢?”崔百万眉头稍稍皱了一下,敷衍着说:“要卖,马上就卖掉了。”
腊月某日,丁老汉和肖寡妇去镇上办结婚证。办好证时近中午,丁老汉请肖寡妇下馆子,正在吃饭,门外开来一辆小货车,下来一人,丁老汉一看,是亲戚家的沈二娃,于是就和他摆龙门阵,问他在忙啥子。沈二娃说在帮崔百万给客户拉兔子。丁老汉看门外的货车上只装了半车货,就说:“崔百万屋头的兔子都成堆了,你啷个不多拉点呢?”沈二娃说:“市场不景气,兔子不好卖,拉那么多干啥子。”沈二娃还说,“崔百万还在帮别个卖兔子,他先卖那人的兔子,自己再凑上其余的部分,这样一来他的兔子就卖得少了。不晓得那个人是啥子亲戚,崔百万恁个维护他。”
丁老汉听得两眼发直。匆匆吃罢饭,丁老汉对肖寡妇说去买礼物,肖寡妇说:“现在买还早,等结婚时再买嘛。”丁老汉说不是的,他是要买礼物去感谢崔百万。肖寡妇问感谢哪样?丁老汉说:“崔百万宁愿吃亏也要好人做到底,这样的好人,居然遭我遇到了!”
平凡的好人
文/凌昆祥 凌 珑
现实生活中,并非每次打车都会顺风顺水,尤其是被拒载的感觉最让人不爽。前些日子,我前往医院看病,真怕又重遭拒载的故事。可这次除有“不幸”之外,又特别“有幸”。
3月6日下午三时许,我们来到离家不远的农林东路打车上医院,眼前所见有的“的哥”虽然空载,但见扬手招车的是拄拐老人,就熟视无睹呼啸而过。之前出行不止一次遭此“礼遇”。于是,这次只好不再“守株待兔”,而改为“且行且待”。
没走多远,就见一辆绿皮的士缓行停在面前,让老伴高兴得大声招呼我赶快上车。的哥见我拄着拐杖走得有点慢,温和笑着说:“老人家别急,悠着点,我会等你啊!”我们说了声“谢谢”就赶紧上车,生怕耽误了的哥时间。
老伴向来话多,上车后就说:“这位的哥可是难得的好人啊,真该你发达了!”这话似乎触及的哥的痛处,他很快回应:“干我们这行的能养家糊口就算不错了,何来发达?!”的哥脸上仍然挂着愉悦的笑容。“我们干一天十多个小时,从早到晚开着车,犹如骑在虎背上,不容有半点走神,但收入比酒店门卫、保安多不了多少。”“为什么有的的哥见老人扬手就不停车呢?”我们不解地问。“那是因为有的司机认为,像你们这样的老人多数不会去太远地方,而且行动有点慢,似乎载你们上路划不来。可我从来不这样想。人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我老妈今年快90岁了,还有国家养老金养着哩!文明和谐社会对老弱妇孺更应凸显爱心相助。因此我会选择宽容、耐心待客,对老弱群体更应如此。”
的哥顿了一顿,“像你们二老还好,若遇到用轮椅推着的乘客,我也会下来帮扶上车,再帮他们把轮椅折叠好置于车尾箱内。不是每个的哥都愿意这样做,可我太乐意了。”的哥无不自豪地说。我们还被告知,的哥也有过生意太淡实在做不下去的时候,现在行情好了一些……
说着说着,眼前就是目的地了。我们提醒的哥记得拐弯,前面路边该下车了。的哥这才抱歉地说:“哟!真差点忘了拐弯,对不起啦,您二老慢走!”
短短几公里车程,途中与的哥“互动”多聊了一些话,虽然有觉“违规”,但更觉的哥的一席话和他的敬业精神确实令人感动。世上还是好人多哩!希望这样看似平凡的好人越来越多!
你也遇到好人了吗
文/简约
母亲到我这来小住,进门就高兴地说:“今天又遇到好人啦!”公交车上有个“小大哥”给她让座,她下车时售票员小心扶着她,两个“小大姐”还忙来“搭把手”给她拿口袋。母亲坐沙发上眉开眼笑地讲完,又总结似地重复那句说过N遍的话:“俺到哪都有人帮助哩!还是好人多……”
母亲说完无限满足地去屋里歇息了,我的心里缓缓升腾起无限感动和温暖。我感激帮助母亲的陌生人,也感动于母亲铭记滴水之恩的善良。
母亲每次到我这,或者我到她处看望她,见了面最爱跟我唠叨的话题之一,就是她如何如何又被人帮助了。骑三轮车上坡时谁助她推过岗,村东头的谁把家里的木柴送给她生炉子,哪个侄子给她买了饼干或八宝粥,哪个侄女给她送来炒猪肉,哪个姨侄女给了她钱花…… 末了,母亲总不忘总结一句:“还是好人多”,“都是我亲人哪”。
母亲把这些珍珠小事,像手帕一样一层层打开,再小心折叠起来珍藏,我在心灵潮湿中,也想起自己经历的一幕幕。
投币车,一个女孩上车后发现没硬币,急得脸通红,站在门口不知如何是好,前座的两个妇人热情地说:“我看看有没有零钱给你换。”两个人各自低头在包内一翻找,结果合起来凑齐一把零钱举向那女孩,眉眼乐得像花儿。我当时应该也是有零钱的,但感动间。竟只顾着默默观察了。
的士上,一个男学生苦着脸说:“钱忘在换的衣服里了。”要司机下车时等他会,他喊熟人递过来,司机说没事,不给也没事。坐副驾的小伙子立刻掏出钱夹:“多少钱?我替你给了。”男学生问要电话说日后还,小伙笑言:不值当!摆摆手,下车消失在寒风中。
我骑电车回乡,中途电不足,只好用脚蹬,一位老大爷看到了,和蔼地问:没电了吧?我给你问下这家小店,你充会电再走! 他带我来到路边小店,可惜捣鼓半天找不到合适的插排,他又大跑小跑地往村里拍了两三家门(村里人多数都在外打工或者出去干零活,留在家里的不多),终于找到一家给我充了电……
是的,这样的事很小很小,小到很容易在印象的筛子上漏掉。但它却有草木一般的质朴和温暖,闪耀着人性光芒,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阳光。它们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光我,相信每个人都遇到一大串……
只悲哀是,现如今无论媒体,还是个人拉家常、散步说闲话,嘴边言习惯的是吐槽,爆料,说不公…… 对所受到、遇到的好事似乎淡漠无感,很少提及,更别说念念不忘了。吐着吐着就怨了,爆着爆着就忿了,说着说着就气了……为什么不抚摸“华丽的袍子”上一根根细小的金线,而喜欢揪着袍子上的“蚤子”呢?我想,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方向能转成记念好事多感恩,提高对细小芳香的审美能力,肯定会让他更热爱生活,而生活本身也将显得更可爱吧。
法理与伦理
文/竹韵冷月
去年,我的同事因车祸去世后,对我触动很大。一个大好人,好到每个老师的口碑都一样,可是为什么会遭如此灾难呢?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很久很久。
今年她为了照顾一个怀孕的同事被车撞了,而且病的不轻。这两件事都指归一个相悖的朴素认同:好人一生平安。我不知道什么是好人,毕竟“好人一生平安”是国人的一个民族情结,理应有其道理吧。
当今社会,法律法规几乎布满各个角落,是一个法制社会。但对法理的认识通常受到千年伦理的影响,以为只要做好事就是对的,错。有消息说,夫妇两人带孩子在公园玩,小孩不小心摔倒了,路过的一个年轻人把这个孩子扶起来,没想到他刚离去,孩子再次摔倒,而且受伤了。后来这个做好事的年轻人被起诉了,称,如果他不介入,孩子就不可能受伤。此事件一经出炉,众人议论纷纷,百思不解。
法理与伦理原本就是两个极不相干的范畴,在法理支撑的这样一个社会,如何才能让伦理迁置其中。让积淀千年的人文伦理照耀日渐颓废的个中阴霾,至少看到文明古国深厚的美洒落幼小的心灵。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法理,但社会的历史人文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无法避开伦理,唯有伦理才能召唤人之为人的真、善和美。雄厚的实体经济可以见证社会的进步与飞跃,却无法实在的表征社会的文明精神。
故,当今,什么是好人,不违法即好人。
蒙城好人
文/合肥童树根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旅途奔波,于傍晚时分抵达了庄子故里蒙城。此次蒙城之行,一方面是为当地的书法爱好者做一期专题书法讲座,另一方面是藉此机会,看望我阔别四十年的中学老师刘坤峰先生。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刘坤峰老师执教于我就读的凤台县关店中学,曾带过我一个学期的数学课。刘老师业务精湛,为人和善,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可惜时间不长,我就转学走了。同年,刘老师也由关店中学调回了他的家乡。随后几十年,人海茫茫,杳无音信,中间我曾多次打听他的消息,均未能取得联系,不觉怅然。
去年5月间,“蒙城县首届庄子文化书画作品晋省展”在合肥举行。在活动现场,遇见蒙城县硬笔书协主席康建勋先生,他神情激动地告诉我:“你要找的老师,帮你找到了,啥时候到蒙城一聚?”听到这个消息,我兴奋不已。从那以后,心里就一直盘算着啥时候能去蒙城呢。
今年2月底,我收到了蒙城县硬笔书协发来的邀请函,心想这下可以两全其美,教学、拜师两不误。
3月2日上午,在县硬笔书协朋友的陪同下,沿着307省道西出县城二十多公里到达岳坊镇,然后车子拐了几个弯,来到了一个不足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在一幢三层小楼前停了下来。见有人来,刘老师面带笑容从屋内迎了出来,一袭黑色衣服显得格外精神,身板依然硬朗,虽已74岁,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了许多。我赶忙跑上前去握住老师的手,激动不已。毕竟多年不见,我担心老师还能否记得他眼前的这位学生,试探性地问了他一下,谁知他竟脱口而出:“咋不记得?你不就是那个泡桐树根吗?”一句话使在场的人忍俊不禁,原本心中的那份疏离感顿时消散,气氛也随之轻松了起来。刘老师把我们让进了屋里,喝茶聊天,我随即把早已准备好的“春风化雨”书法作品郑重地赠给刘老师,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刘老师满心欢喜,边看边说:“真没想到你的字写得这么好,这是我当老师的光荣!”话语回到从前,刘老师给我的印象是教学严谨,充满热情,注重启发,循循善诱,但也不乏严厉,批评起学生来不讲情面。因为贪玩厌学,我曾遭到过他的批评斥责,可是当我说出这一细节时,刘老师倒是不紧不慢地说:“没有吧?我哪敢批评你,你爸那时可是公社干部呀。”看来刘老师对我的了解还不仅仅停留在知道我的名字上,对我的家庭背景也了解一二。我那时随父亲住在公社大院,属于“社直机关”的小孩。加之当时学生较少,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我又在文体方面有点特长,因此受到的关注度自然就高一些,刘老师之所以还能记起我,可能与此不无关系吧。
刘老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凤台县大西北的马店中学任教。据他自己介绍,由于当时学校教师匮乏,他不仅教数学,物理、化学也一肩挑。同时,他还酷爱音乐,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人才。由于离老家蒙城较远,交通不便,虽多次申请调动,但作为一名大学的高材生,凤台这边哪里舍得放行。为了挽留人才,县里只答应让他挑一所离蒙城较近的学校,算是对他的照顾。无奈之下,刘老师选择了凤台最北端的关店中学,这才有了我们的师生缘。
刘老师在关店中学工作三年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他的家乡,先后辗转于蒙城的两所中学任教。55岁那年因患白内障,不得不提前退休。一年后,病情好转,他听说附近农村小学普遍没有音乐教师,便主动请缨义务教起了音乐课。这一教就是十多年,并且分文不取!为此,他被评为“蒙城好人”,事迹被中央和省市媒体报道过。由于年事已高,前几年刘老师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心爱的讲坛,回到乡下和老伴一起安度晚年。
在交谈中我发现,刘老师不仅乐观豁达,也很知足,茶余饭后吹吹口琴、笛子,自娱自乐,日子过得充实而惬意。但最让他不能割舍的,仍然是教育,他对教育的关心和热爱,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减,反而更加执着和一往情深。
美好的相聚总是短暂的。分别之际,我郑重承诺:下次来蒙城,我再来看您。
遇上谁
文/马德
天底下,有的人天然让人愿意接近,有的人唯恐避之不及。
在两种人那里,你会拥有两个不同的世界。冰与火,美与丑,实诚与奸猾,高尚与卑劣,有时候,人们不易承受这两个世界的落差。从天堂到地狱,不用拈一念,只需换一人。
什么是天堂呢?你遇上了好人,或者遇上了始终如一对你好的人,你就是在天堂里。当然了,这要求一个人有感知力,还要有很好的悟性。有的人,只有在那些好人或对他好的人没了之后,才发现,他原本活在天堂里。而此前,却一直站在天堂寻找天堂。
生活的遗憾还在于,你不仅会忽略掉对你好的人,还会无限放大你腻歪的人。在快乐的天平上,好人十个八个都无足轻重,腻歪的人一个足矣。从这个意义上讲,快乐和幸福,实际上是一种平衡能力,也是一种过滤的能力。
更多的人,平衡和过滤的能力都不够好。于是,烦恼遍地,光鲜的日子总是短,灰头土脸的日子足够长。
无论是喜欢的人,还是腻歪的人,最终都会在你的生命中烟消云散。问题是,当我们明白这一切的时候,已在不值得的人那里,丢掉了很多快乐。